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六國論-跋-"法禮之戰,新舊之爭"(RICE)


戰國之世有三點最為奇特,便是最為自由,最為現實,最為強大。

自由,便是人才流動自由,學風自由;現實,便是國弱為滅亡,人弱便無爵;強大,幾乎七大國都有獨自作戰的能力,秦趙燕三國均能獨自抵抗北邊匈奴胡人。齊抗東夷,楚滅南狄。跟中國後世王朝面對外族的抵禦能力相比起來好上非常多。

正如在本作六國論的序所談到的,與其說六國滅亡有什麼原因,不如就說是不夠強而已,再小弟把每一國作了解說之後,真正想說的重點不是六國真正因為那些原因滅亡,應該要更精確的說,是因為那些原因無法夠強。

韓國沉溺於權謀,趙國心醉其兵強,魏國不用人才強國,楚國長期不處置自己內部分治,燕國總是做千秋大夢,齊國妄想偏安,這些各自的原因讓他們沒有好好謀畫到底自己該如何強大。秦國變法只為秦國打造,但是強國之道根本性質卻是相同,便是去舊制腐敗,以法治強國。若是六國中有人真正想徹底變法強國,秦國事不可能這樣滅六國統一天下的。

然而最後這個跋要給大家一個總結,在戰國這個時代,人才流動,戰事頻繁,縱橫捭闔,列國變法都是層出不窮,這樣的中國,正可以做為現今世界大勢的極小濃縮版。

這個時代的結束,是一國獨自取得天下,是亂世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之後再也沒有這樣自由,現實和強大的年代。而在這七大國的彼此爭戰中,其實可以看成一場以秦國為一方,及其餘各國為一方的戰爭。

秦國對抗六國,代表的正是秦法對其他六國的戰爭,也是法治新制與世族禮制的對抗。此爭雖有勝敗,但是這樣的戰爭,正可以幫助我們看得清楚的是我們需要得是什麼,再好好取捨該怎麼做。

以明君聖王治國,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了,明君極多,但總是只能強盛一時,正是因為明君所創制度不能維持,庶民始終為貴族打壓,總是禮不下小人,犯法刑治就是不會輪到士大夫。就算有公正的包青天斬貪官貴冑,但包青天只有一個,整個天下的官卻沒人能真正替庶民伸張正義,公平,正是法治最重要的概念。

法不分貴賤,以法之權威,樹立正直的典範,引導人民能安心從事生產,快樂生活。遇不平,人民均能訴諸法律解決,這都是明君聖王,或是英明的總統無法靠自身賢明所辦得到的事情。

若是要我由古鑑今,我會說,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個了不起的領導人,也不是清廉或是血統純正的政黨。而是一套有效率,講究公平又符合國情的制度規範,只要有誰能完成這件事情,即使我們的領導人再無能,或是ㄝ了再多錢,傷害都不會到根本。

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總是無法防止飯桶當國,或是領導人腦滿腸肥,寶貴的是我們現今是民主法治社會。換領導人未必每次都能換到了不起的人物,常常都是在大便三明治,或是巨大灌腸器這兩種候選人中選擇。但是法治社會允許我們建立穩定的制度,讓我們在合理的法律中安居樂業,如果我們本身法治傳統夠深厚,這麼一來,無論是大便領導人或是灌腸器執政者都沒法馬上就亂國亂政,這才是我想藉著這六國論表達的重點。

很感謝大家的收看,真的感謝,請不吝給我更多意見或鼓勵,我會寫作不懈

1 則留言:

  1. 最近對戰國史很感興趣
    有幸拜讀此系列精闢見解
    深表感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