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六國論-齊國-東海偏安,孤亡強齊(RICE)


戰國時期的齊國,跟春秋時代的齊國並非同一家族,戰國時期齊國宗室為媯姓田氏,亦做陳氏,祖上是陳國公族,也是帝舜的後裔。陳國滅亡後,陳國公子陳完進入齊國,從此陳氏在齊國立足(陳與田在古音讀音相同故陳可做田),由第一任國君田齊太公,至齊王建共八任國君共一百六十七年。

一:地理位置
齊國始封疆域大約在山東省東部泰山以北,始封國君就是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呂尚,與魯國同位於天下東方,為的就是鎮撫位於東方的殷商遺民及東夷外族。

直到齊桓公稱霸,齊國始成為強大的諸侯,東靠東海,泰山以南黃河以西,北至河北省南部,故齊國也被稱為東海之濱的強國。

田氏的齊國(以下稱田齊)大致上繼承了這樣的疆域,齊國相對於燕國雖然都是邊疆地帶,但齊國進入中原稱霸卻十分快捷,西臨魏國趙國等中原大國,在戰國初期的大戰場都在齊魏交界,南面的泰山雖然不高,卻也在魯國被楚滅之後,做為安定的屏障。說起來,齊國雖然不是中原大國中幅員最遼闊的,但優越的地理位置,不下於關中及中原。

因齊國位於東海易守難攻,幾乎從西面被攻破,兩次敵國大軍進入齊國都是從北面而來,一次是樂毅的合縱大軍,另一次就是秦將王賁的滅齊大軍。

山東省地靈人傑,文臣武才輩出,民風強悍豪放不羈,統治同樣的人民,但齊國在國風上與南邊鄰居魯國極大的差別。

二:國俗民風
姜氏齊國始祖姜太公,是西周開國大功臣,姜太公被封往齊國之後,不像周公旦仍在王廷輔佐成王,而回到封國開始治理國家。太公幾項措施便成為了齊國千年以來的基本架構,因為當地許多東夷部族,太公為了迎合當地居民,簡化禮教,開工興商,利用東海地利優勢大興魚鹽之利,齊國從西周初期便是個工商業發達,人丁興旺的大國。

東夷之民與姜齊族人融合之後產生了一種嶄新國風,不同於齊國幾個鄰居,《史記 姜太公世家》寬緩闊達,智足好議論,地重難動搖,怯於衆鬥,勇於持刺。意思就是,齊地之民心胸寬闊,機靈善辯,且不打群架,反倒喜歡一人打一人。故劍便為齊民愛用的武器。這也讓齊國一直以來都有技擊武士的傳統。與北邊燕國南邊魯國西邊晉國民風大相逕庭。也就是因此在齊國剛開國時,周公便斷言齊國以後將壓制魯國。

不同於齊國,奉行禮治教化東夷的魯國在同化東夷部族上與齊國走得是相反的路,以禮治國使得魯國為東周時期將禮保存最完善的國家,許多東周時期的霸主提倡尊王攘夷的同時,都不免要向魯國"討教"一番尊王之道。但魯國的國策卻將庶民的東夷之民隔絕在外,難以教化,相較於土地越來越大國力越來越強的齊國,魯國更像個擋住楚國的圖書館,而不再是當初那個姬氏嫡系的大國。

田齊雖然不與將其分享同一血統,但田氏自進入齊國之後,也深受齊國務實民風影響,在田氏代齊之後也大致繼承了姜齊的民風,早期幾任國君強悍之風猶在,田齊桓公(非管仲輔佐稱霸的齊桓公小白)更成立稷下學宮招攬賢士,加上工商業在齊國的根基,齊國儼然成為天下唯一"士農工商"皆自身齊備的超級大國。

論民風,齊民極為強悍,論人才,更是多不勝數。山川形勝易守難攻,國家富庶,兵力強大。這種超級大國究竟是為何會被燕國差點滅國?為何沒有持續強大?又為何會坐等秦國盡滅天下之後,幾乎不戰而降?

三:強弱興衰
我們把田齊分成三個時期來看強弱,便可知道田齊在戰國時代扮演怎樣的角色

一:田齊開國至齊威王變法
這段時期齊國正在休養生息,除了稍微騷擾燕國之外,大治上沒有太多戰爭,但與其說齊國是在休養生息,不如說是在韜光養晦。第三代國君田齊桓公成立稷下學宮廣攬人才,以大夫爵來款待前來遊學的士子,絕不能說齊國沒有稱霸的決心,但相較於初時崛起的魏國,及後來崛起的楚國都稍弱,原因便是出在尚未變法改制。

二:齊威王變法至樂毅破齊
在齊威王聽從鄒忌之言整頓吏治,廣聽納鑑,齊國百官庶民紛紛擠往宮前面見齊威王,這就是門庭若市的由來,威王整頓吏治之後齊國強盛,加上田忌孫臏兩次大敗魏國,齊國終於再次擠身強國之列,與魏國互相稱王。

齊宣王時趁燕國內亂,一舉攻進燕國幾乎滅燕,其子齊湣王武功更加卓著,擊敗秦國燕國,趁機滅宋,更是與秦國互稱東帝西帝,強極一時。但輕率邦交性情暴烈,連孟嘗君都受不了,樂毅趁著齊國已經得罪天下,發動了唯一的一次目標不是秦國的五國合縱大軍,一舉破齊,齊國只剩即墨和莒兩座城,岌岌可危幾乎滅亡。

三:田單復國至王賁滅齊
而後齊湣王子田法章被立為齊襄王,在田單策略成功收復齊國失地之後,齊國便如驚弓之鳥,再也不敢輕涉中原事端,尤其是對秦國更是忍讓到底。從襄王復國到齊王建共五十四年,幾乎完全沒有戰爭,難道是齊民不再勇武了嗎?事實上是偏安的策略主導著齊王,在這幾年之間依然維持齊國本身的富庶,卻無法再像當初一樣稱霸中原,在滅國前夕仍然湊得出一隻大軍在西面抵擋秦國,但卻在王賁從北面襲來之後就完全失去戰心,直接開城投降,齊民尚武之風幾乎喪失殆盡

如上述三個時期看來,齊國強弱興衰似乎是依照天下情勢及邦交策略而改變,究竟這是不是主因,我們在下一段探討。

四:敗亡原因
齊國敗亡原因,就是判斷時勢不清,積蓄國力不夠。

自湣王之後,不是過於看輕敵國,就是過於懼怕敵國,司馬法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齊國這兩個錯誤皆犯,湣王時過於好戰輕涉中原,不故邦交利害,便被燕國聚眾擊破。襄王以後不顧秦國來勢洶洶,五國被滅皆不救援,被滅前夕才發現為時已晚。

但上述失敗其他國沒有碰過嗎?楚國曾經被吳國幾乎滅國,秦國被魏國打得大開門戶,韓國被魏國打得舊制復辟,燕國曾被齊國打入國都,趙國被秦國盡滅四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幾乎每一國都經過慘烈的失敗,齊國在失敗後不旦收復失土,且擁有近五十四年的和平時間,這段時間重建強權難道很難嗎?五十四年中,齊國大多對秦國唯唯諾諾,對其餘五國被滅置若罔聞,這也就算了,最糟糕的事,不顧別人,也不強國,五十四年的和平幾乎是虛擲歲月,即便是在秦國發動滅國大戰的前夕,齊國也已經和平了四十餘年,難道不該檢討嗎?

齊威王變法,變得只是吏治,殺貪官污吏,卻沒有建立完整法制,使得明君身死便舊制復辟,齊王宮前不再有人向齊王納諫,世族仍然專政圈地破壞生產力,弱是建立完整法制,齊國國力早該更強。

但齊國大敗之後就沒有機會了嗎?當然不是!齊國收復失地之後,也沒有陷入窮困,正代表齊國根基極深,若是再次變法,不只齊威王時的整肅吏治,立法除隸籍,獎軍功,取締世族專政,加上齊國強大的生產實力經濟優勢,國力可能超過秦國,但是齊國一敗,敗得喪志,復國之後只圖緩緩休養生息,偏安東海,最後落得孤亡於天下,做為最後一個滅亡的大國,齊國竟連一點掙扎都沒有,確實令人哀傷。

有一句話叫勝不驕敗不餒,喪志誰也救不了自己,若有強國之志,任何時候都不算晚,韓國滅國前夕,韓國公子韓非仍然多次上書韓王安變法,為得就是博得一線生機,勿因國小而喪志,就是該從齊國學到的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