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六國論-趙國-騎射強兵,亂政亡趙(RICE)


趙國,始於趙烈侯於西元前408年,亡於代王嘉於西元前222年,共十一代國君,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依照韓國篇的格式,我們一樣分成四個部分來討論

一:地理位置

趙國位於三晉之頂,是當初晉國抵抗北部林胡騎兵及中山國的屏障,在趙國建國初期,除了三晉同進退的戰爭活動,趙國都忙著在跟北方胡人作戰,加上趙國本身沒有像其餘六國一樣有大面積可供耕作的農地,多以半農半牧居多。

沒有了大規模農用耕地,使得趙人與其他戰國在作戰與軍食上有很大不同,無灶無炊,馬上進食,這些都是在趙武靈王變法後趙軍的進食方式,充滿胡風。這跟他們的地理環境也有絕大關係。

這個部份應該介紹到這種程度即可,趙國異於其他國家的地理環境成就了極為不同的民俗風情,我們就在下一段開始討論吧

二:國俗民風

秦趙同源,同為伯益(助大禹治水的益)的贏姓子孫,武王伐紂時,誅滅了贏姓伯益後代蜚廉及其長子惡來(秦人祖先),而惡來弟弟季勝也為周王室所棄。其後因季勝後代造父善御,為周穆王封於趙城,始改姓趙,趙氏一族得以重新進入中原。

趙人先祖造父在西周時期於周王室有功,搶先進入中原定居,其後因周幽王不賢,叔帶進入晉國在晉國繼續建功立業,傳至趙衰跟從公子重耳(晉文公)正式成為晉國最有實力的公卿之一,接連執掌晉國軍權,傳到趙襄子面臨被當時的晉國正卿(執政)智伯瑤連同韓康子及魏桓子圍攻晉陽(趙氏本族),趙襄子在堅守一年後,暗派使臣張孟談密會韓康子及魏桓子說以「唇亡齒寒」的道理,而後韓魏倒戈與趙圍攻智伯,共滅智氏並瓜分晉國,從這時候起,趙氏正式成為一方諸侯。


秦趙兩族有著許多共通點,流著同為牧馬部族的血液,善於與戎狄拼殺,越戰越勇,名將輩出。其族性也及其相似,「勇而氣躁,烈則尚亂」簡而言之,就是"尚亂",韓人先祖韓厥做了"亂"的最佳定義韓厥曰:「靈公遇賊,趙盾在外,吾先君以為無罪,故不誅。今諸君將誅其後,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誅。妄誅謂之亂。臣有大事而君不聞,是無君也。」(出於史記,趙世家)。妄誅謂之亂,而在趙國此等亂政的情景層出不窮

在趙人進入晉國後,從趙盾到趙襄子六代中,共發生四次內亂妄殺
一:趙盾時期,因為晉宗室嫡位事件幾近內亂,差點被屠岸賈滅族,可參照趙氏孤兒事件(使趙氏幾近滅族)

二:趙簡子廢嫡,讓庶出的趙襄子繼承家位,為趙國之後的廢嫡立庶開了先例
(使趙氏強大,但卻埋下了禍根)

三:趙簡子妄殺邯鄲大夫午,自己孤立逃亡,開了趙氏一族的妄殺前例

四:趙襄子設假宴誘騙其姊夫(代地部族首領),以銅器殺之

趙氏立國之後,此種現象不但沒有減少,反倒爆增,十二代國君中竟有十一次之多
一:趙襄子死後,其子趙獻子方立,趙襄子之弟趙桓子兵變,驅逐趙獻子自立為    趙主
二:趙桓子死後,趙氏大臣再次兵變,殺死趙桓子兒子,復立趙獻子

三:趙烈侯死後,其弟趙武公為君,武公死後,趙氏將軍政變,廢黜武公之子,   改立烈侯子趙章為趙敬侯

四:武公之子趙朝兵變失敗,逃往魏國

五:趙成侯時,公子趙勝兵變爭位失敗

六:趙成侯死,公子趙绁與太子爭位失敗,逃往韓國
(上述六點,使得趙國在戰國初期無法嶄露頭角)
七:趙武靈王廢太子趙章並傳位於王子趙何,退位為自稱主父,又不忍趙章被廢黜,又封趙章為安陽君,其後趙章兵變,被權臣趙成所殺

八:趙成再度兵變,圍困趙武靈王三個月,使其活活餓死

九:趙國發生本國將帥互相攻殺,趙悼襄王命樂乘代廉頗為將攻燕,廉頗不服,公然率軍攻擊樂乘,樂乘敗走後廉頗出逃,趙國朝野竟然視為尋常,幾年後趙國復召廉頗就是證明

十:趙悼襄王再次廢嫡立庶,廢太子趙嘉,立趙遷為太子

十一:趙遷時,奸臣郭開當道,趙國內亂迭起,郭開誅殺李牧
(間接使得趙國亡國)

在趙國相異於其他六國的特殊地理環境之下,使得趙人有兩項特殊於其他國家的民俗風情
一:仰機利而食,崇尚智巧及強悍生存之道
二:豪俠尚亂,慷慨悲歌
如此一來,趙國尚亂的民俗風情更是大大增強,私鬥仇殺成風,遊俠盛行,私刑殺人是稀鬆平常,然而,雖然不是每次趙國的政變都會給趙國帶來巨大傷害,但是趙人視政局動盪為家常便飯,就無法凝聚國力,使得趙國一直在極強與極弱之間擺盪,在趙武靈王這樣的英主帶領時,還得以強大,但是一旦沒有了明君強臣,趙國國力又再次因內鬥而消散,從此來看,趙人的民風同是他們強大和滅亡的原因。

三:強弱興衰

由上來看,趙國大致上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趙烈侯至趙肅侯共五任國君八十三年
此期間趙國困於內耗,外則魏國稱霸。在龐涓率魏軍猛攻邯鄲時還險些亡國,雖然趙國一向強悍,魏武侯死後本還同韓國一同打進魏國,但因與韓侯一言不合,又各自帶兵回家。當時的趙國,可能是除了秦國及韓國之外,最弱的諸侯。

二:趙武靈王至長平之戰前(趙孝成王)共六十四年
趙武靈王一上位先化解了五國圍趙的危機,再者改革軍制,編製一支戰國唯一以騎兵為主力的新軍,此舉融合了趙人牧馬部族的血性,並改革軍食,不起灶,以胡食代替,可邊打邊吃。此為趙武靈王變法,使趙軍威力大大增強,其中以馬服君趙奢為特別例子,趙奢在閼與之戰大敗秦軍使列國震撼,一直在長平之戰前,唯一能和秦國單獨對抗的,便是趙國。

三:長平之戰後,滅國之前共四十年
趙國此時雖遭長平慘敗,趙軍主力半存,名將李牧仍為秦國所懼,但強悍已不及當年,趙國繼廉頗之後再中離間計,錯殺李牧,最終亡國。

趙國之強在於強兵,兵強則國強,兵亡則國滅。但這不是真正根本之強,兵只是國之一環。

長平之戰
在這裡特別加上一段專門討論長平之戰,戰爭經過我就不多說了,上維基百科也可以查到,我想多講的是我對於長平之戰的勝敗因素,論軍力,秦趙兩國是相當,所以導致趙國兵敗的,就是國力。

國力可以分成許多方向來討論,若單純只看看得見的部分,包括了糧草補給,軍裝等等,看不見的,有將材素質,及廟堂的謀劃能力。

先講到長平之戰前兩國的動作,秦國在趙國變法後已感龐大壓力,為防趙國再次變法,秦國廟堂早就醞釀要來一場大戰一舉打弱趙國,有幾個動作是可以看出來的,進攻韓國上黨,並且長平大戰不先以白起為統帥,都可看得出來

反觀趙國,從戰爭開始便立足於被動,接收上黨後,廉頗雖成功防守,但防住面前卻難防後背,秦昭王一面向趙國使者示好,以恐嚇六國使其不敢來攻,一面用最老套的反間計離間趙王,使趙王在陣前換將。

秦國背後實質統帥始終就是白起,本來以他的聲望地位秦軍任何動靜都離不開他,更何況對趙大戰,然而趙國內除廉頗,沒人這麼想,所以廉頗堅守不出,反被認為窩囊趙軍戰力,趙王便中了離間。而所換的大將,正是馬服君之子趙括。趙括並不是像彷間所說的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年輕人,由他能統率超過四十萬的趙軍,極有部屬的進攻,甚至最後做困獸之鬥仍能大傷秦軍便知

在趙國換將之後,白起就正式進入軍中,開始了"秦國"的長平之戰。整個經過,簡而言之就是秦軍不斷詐敗並引誘趙軍進入山地再切斷趙軍退路,將趙軍完全包為,形成前所未有的"等而圍之"的形式,趙括面對此戰局,仍做頑強抵抗,雖重傷秦軍,但趙括在第四十六天突圍時陣亡,趙軍不堪飢餓,只得投降。之後秦軍坑殺了趙軍四十餘萬,趙軍幾近全滅。

整個故事可歌可泣,但若反觀趙軍陣前不換將,秦國是否可勝?我事後諸葛地認為,趙軍仍敗。想法只有一個,便是這種大戰是秦國對趙國,並不只是秦軍對趙軍,論國力,秦國強上趙國許多,姑且不論秦國能源源不絕補給秦軍不足,秦國更在戰場之外使用了能戰勝的計策及外交手段,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秦國這次都做到了。趙國卻處處立足於被動,論兵,兩國旗鼓相當,論整體國力,趙國仍然會敗,廟堂謀敗,焉得戰場兵勝。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欲一舉滅趙,但遭秦國丞相范睢阻止,秦昭王便停止攻趙,隔年,秦昭王再度想發兵滅趙,白起認為不妥,秦王堅持出兵,卻遭到魏國信陵君及楚國春申君率領的楚魏聯軍打得大敗而歸,趙國也算暫時保住,而秦國在經過一次慘勝與一次大敗,也暫時無法侵略他國。

四:敗亡原因
趙國騎射強兵,騎兵冠絕天下,民風強悍,亡,便是亡在多年民風未改,終日內耗私鬥,無法凝聚國力,更無法騰出手腳來做第二次變法,即使強兵,國不富,民不穩,國將必亡。

秦趙兩國民風極為相似,但秦國與趙國最大不同便在於變法,趙國變法只變軍制,但秦國變法連同軍制,土地,官爵制度,甚至民風也一併更改。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後,再也沒有每年國內的人民私鬥,也去除了繼承君位的不穩定性(除了秦武王暴亡時的短暫內亂),秦昭王去世之後兩代昏君都能讓秦國不弱。甚至在長平慘勝,及信陵君以合縱大軍大敗秦國之後都得以快速恢復,靠的就是變法以來強大的國家生命力。

反觀趙國變法,使兵得強,卻沒有將民風及經濟好好整肅,使得國家於明君強將時強大,常君名將時衰弱,在昏君名將滅亡。

兵強,不代表國強,強國之道一直都不只在軍事上,還有人民的凝聚力,國家的富有程度,動員國力的號召力等等,強國之路,只能走到底。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六國論-韓國-鋼鐵勁韓,權術淪亡(RICE)


韓國,始於西元前403年韓景侯,亡於西元前230年韓王安,共經歷十一代國君,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維基百科中查到,我們要討論的是隱藏在這些資料背後的意義,我們主要分成四大部分來討論:
一:地理位置
二:國俗民風
三:強弱興衰
四:敗亡原因

一:地理位置

韓國是秦王政發動滅國大戰的首要目標,其因除了韓國弱小以外,也因韓國的特殊地理位置---
"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但是相對說來,卻是雄踞天下四方,在韓昭侯時期申不害變法,已成小霸,除了當時最強國魏國以外,沒人敢惹這個國土雖小,卻坐擁天下第一鐵礦的"勁韓"

正如上段所陳述,韓國正擋住了所有戰國前往中原的去路,也恰恰是各國爭霸的緩衝點,戰國初期,魏國龐涓欲滅韓國時,被齊國孫臏所救。戰國中後期,秦國欲取韓國上黨,引發了一場慘烈的長平大戰(詳情可見趙國篇)也是一樣的道理。秦王政(秦始皇)知道,自己如果若是不過了韓國這一關,是不可能對其餘五國發動滅國大戰的,而看看韓國弱小的國土,是否暗藏著韓國滅亡的原因?

事實上正好相反,韓國的各種資源及優勢並不弱於其他六大強國,在韓國被魏國痛擊之前,韓國正好是在利用他地理上的優勢在東征西討,伐楚,救魯伐齊,滅鄭國,與趙魏共廢晉國,可以說是威風赫赫,更不用講在申不害變法告成時,攻打周及宋國,當時可以說是在魏國之外另外一個崛起的"小霸",但在申不害變法失敗之後,就再也沒有崛起過,戰爭都是輸多贏少,國土日益被秦國吞食,最後被滅國。

若是將韓國滅亡的原因歸咎於其地理位置,我想這是不合理的,我們可以看看東漢末期的曹操,當時剛在濮陽塵埃落定的曹操,也是夾在各大勢力中間,若是因此就必須滅亡,那麼許多英雄故事也不過是枉談罷了!是故,應該將地理位置看為是可利用的資源,而不是拿來埋怨的藉口!

二:國俗民風

韓氏一族起源於晉國公族庶支,因助晉武公奪得君位,成了晉國的公卿,從第一代韓武子傳到韓康子,與趙氏及魏氏三家分晉,以及成為實際上的諸侯。再到了韓康子之孫韓景侯,被周天子正式封為諸侯,再傳到韓王安被秦國所滅。這段期間至少超過四百年,可以分成兩段來討論韓氏一族的風習

第一段:
是從韓獻子韓厥開始,韓厥當時為晉國司馬,官職不大,比不上當時為正卿的趙氏一家,也比不上魏氏,但是卻極重信義,韓厥為了主持公道順帶報趙盾於自己的養育之恩,保護並扶養了"趙氏孤兒"趙武,而後與趙氏一族結成了強大的同盟。韓氏從那時開始,便已清正忠直聞名於天下,在戰國初期三晉之盟(韓趙魏三國同進同退)主要連結魏趙兩國的正是韓氏一族,當時的韓國人人奮發,滅了鄭國之後,更是真正成為與六大諸侯並列的大戰國。

第二段:
魏國崛起之後,魏惠王頻犯三晉盟約,欺凌韓國,韓昭侯意圖奮發,任用了京人申不害推行變法,申不害是法家士子,獨創術治派。術治派的特色便是,以君王的馭下之術督導臣子,使吏治清明國家安定,再用國法激勵百姓以富國強兵。(關於申不害變法可在下一部分再行討論)申不害變法大大改變了韓人風俗,原本清正忠直的性格,因為對於君王心術的懼怕,而轉變成了權術之國,這些證據都可由韓國在變法失敗後幾次所為觀察得出來。以權術立國,卻不再以申不害之法激勵國人,不斷以謀略對抗秦國,更可愛的是,韓人連搬弄權術都有清正忠直的影子,謀略本身往往都是笨拙的明顯。

長平之戰前,韓國馮亭因懼怕秦國白起攻打,乾脆將上黨直接送給趙國,讓兩虎相爭韓國漁翁得利,結果導致趙國大敗,自己也沒得到好處
鄭國渠本是韓王派去秦國的疲秦之計,但是被秦王政一眼看穿,反倒被變為強秦之計
韓國王族公子韓非,多次上書欲在韓國變法,韓王卻拒絕,又望韓非留在韓國替韓國"謀畫"
以上都是韓國民風改變之後的悲劇,不思強國,卻整日高掛權謀,在此看來,韓國衰弱而最後被滅,似乎已經很清楚了


三:強弱興衰

這一部分我想經由上述兩大段,已經有些眉目了,大致上可將韓國的強弱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三晉之盟
韓國立國之始,自感國土不足,連同趙魏兩國攻打大國,並滅小國以立身,滅了鄭國後,遷都於新鄭,新鄭雖小,卻是鄭國舊國都,城高牆厚,是座易守難攻的堡壘,得以成為真正的大國。

第二時期:申不害變法
韓昭侯急於強國,任用申不害,以"術治"為變法軸心,強調君王以術治,督導臣下使吏治清明,這樣的做法在韓昭侯及申不害這樣的明君強臣之下確實十分有效,韓國一度洗心革面,加上韓國天生的精鐵礦之助,成為天下望而生畏的勁韓

但在申不害變法後期,韓國卻因樹大招風,遭受魏國攻擊,魏國當時堪稱天下第一強國,還有名將龐涓,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孫臏卻坐看魏國把韓國的變法新軍打得差不多了,再奇襲魏國大梁引得龐涓回來救援,埋伏於馬陵道一口氣消滅魏國主力讓龐涓羞憤自殺。這場大戰,讓魏國從天下第一強國衰落,更讓韓國變法一蹶不振,在申不害及韓昭侯死後,變法已被韓國世族舊制復辟給消滅殆盡,剩下的,只有隱藏在官場心理的權術心謀,以陰謀為智慧,以謀略立國。強弱已不可以當初勁韓同日而語。

第三時期:深陷夾縫,任人吞食
在經過申不害變法失敗(被舊制復辟)之後再也無法崛起,即使坐擁各種了不起的資源,也無法拯救韓國悲慘的命運,秦國順勢崛起對韓國構成強大的威脅,而後即使幾次的合縱抗秦,韓國只有越來越弱的份,韓國淪為秦國附庸後,也被秦國內史嬴騰輕取新鄭,以亡國告終。


四:敗亡原因

話講到這裡想必已經很清楚了,撇去地理位置不看,韓國弱在變法失敗,拖延在依靠權術苟延殘喘,而滅亡在韓人的強國之志已被眾多陰謀權術消磨殆盡。
相較於其他各國,韓國算是滅亡的比較清醒了,他明知滅亡已經勢不可檔,不斷以割地之法拖延時間(割地是因為已經有滅頂之災,若是拿割地為韓國滅亡主因與事實有違),韓國儼然是現代國家的鑑誡,不思奮發圖強,只在玩些小把戲,離滅國已經不遠了。

韓國坐擁天下最好的鐵礦,以弩及兵器聞名天下,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鴈」,「當敵則斬堅甲鐵幕」。但是寶劍強弩救不了窮國弱邦,一個國家若是無法聚集國人,增加財貨,有再好的武器也只是做他人之嫁衣,是故,現代的我們要引以為戒!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六國論-序-"強國之道,千古難題"(RICE)


六國論,是個老話題,今日之所以老調重談,實則是為了現在,有句古話:前事不忘,後世之師 小弟希望在看六國的滅亡時,要想想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教訓,但是不免有個問題,在過去將近兩千五百年前的國家們,能夠解釋現在的現象嗎?

事實上,我們和古人的差別,只在於外在的物質,基本的生活沒有太大的不同,甚至當時學風的奔放,思想的多元,人才的流動都是相比現在一樣自由,那麼我們開始介紹我會怎麼完成這部六國論吧!

我問過了不少人,為何秦國可以以一敵全國,大部份的人都直覺回答我:因為他強啊!

我只能說這種說法真的太精闢,因為他們沒說:他們賄賂秦國,也沒說因為他們不團結,更沒說因為秦國如狼似虎,而是一針見血的說:因為秦國夠強

這時候問題出現了,這麼精闢的話不是根本就是廢話嗎?只有秦國強,難道其他六國不想變強嗎?當然不是!那麼難道其他六國國君都是昏君嗎?不是!秦國也有昏君!那麼強國如何變強才是關鍵,也是千古難題!

既然是六國論,那麼如果不逐國討論,那就失去意義了,在接下來幾篇文章,會將各國的地理形勝,風土民情,強弱的歷史,依照滅亡順序,韓,趙,,齊,秦共七篇文章,有興趣的話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