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九把刀的兩把刷子(ARK)

看過僅僅幾本九把刀先生的著作,如"殺手"前兩集,哈棒傳奇,獵命師,還有昨天所看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電影(勉強算是有看到書吧),對他其人及其作品有一些想法,還有一些建議,就在這篇小短文裡發表一下。

其實在一開始看到他的書給我的印象是真的很好,不但筆法很新穎,用詞及內容也都很符合我們年輕族群的口味,讓人有停不下來的感覺。在昨天看了電影又讓我重溫了這種感受,在這部作品裡,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所想傳達的意義,那是生命裡的一個階段,也許可以被稱作青春,或是戰鬥,這樣的生命經驗應該也是感染了在座每一位。

正如九把刀本人給別人的印象一樣,他的網誌作品及其言其行都是給人這樣的深刻想像。他的座右銘,"人生就是要不停戰鬥"正是將這種IDEA展露無遺。確實讓人感到熱血沸騰,活力還有鬥志真的強烈的感受到。

但隨著越看越多書,日子越過越久,對他作品的共鳴就愈來越少。曾經仔細的想過原因,最近才發現,原來人的一生所有的元素,不只是青春鬥志而已。還有平靜,溫柔,痛苦,甚至無奈。這些東西在九把刀的作品裡幾乎見不到,而在許多其他名著中感受到了。

我也並不認為九把刀先生做不到這樣的事,這些生命元素甚至不需要學習,他向來都是人生必定會體會到的。就算你不想他們也會找上門來,躲也躲不掉。而一個好的作家正是可以把他們以文字的方法表現出來,對於這點,我並不懷疑九把刀先生的文筆及才華,我想的只是他並沒有在他的作品裡表現這些。我個人猜測,大概是他並沒有深刻的體會。

九把刀先生的兩把刷子是不需要我在去吹捧的,但我認為他絕非如此而已,要是他更深刻去體會人生(不論是自己的或是別人的),對他的作品必定很有幫助,身為一個愛看好書的人,他的進步正是我的享受。

最後強調一下,我一點都不"討厭"他的作品,事實上我很喜歡,只是他的書每本口味都太像了,就像一個大廚結果天天都煮麻婆豆腐一樣。天天都吃同樣的菜誰都會覺得膩覺得煩吧?真心期待他的進步,這樣我們華人世界就又多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了。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崩潰!土轉拳!(RICE)

相信大家都聽過名聞遐邇的崩潰!魚翔拳!,但是本篇文章只是借用這個很有氣勢的名稱來講些無聊關於地權的問題,而所謂的土轉拳也就是土地轉讓權的意思。看到這裡發現被騙的朋友請不要離開,我只是想要用標題來騙,啊不是!是用標題來吸引各位朋友而已嘛!

我個人認為關於土地開發的問題要害只有一個,就是如何提高對於土地的開發誘因。土地會因為地理位置,土壤氣候,天然資源等等因素各有不同的生產力,及生產的優勢作物。大家都知道某些地方特別適合種植或是生產某些商品,但是卻有地方幾乎是荒涼一片無法做任何生產。

而對於所有土地而言,能讓人去積極開發的共同原因就是關於土地的權利分配。土地的權利實在可以被分的非常細,也許是有完整的所有權,也許是像對面的朋友一樣擁有部分使用權及收入處分權,甚至是一部分的轉讓權但卻沒有所有權。這些權利的分配非常複雜本篇文章的重點只打算去討論土地轉讓權如何影響土地開發誘因。

在前幾天小弟去南部出遊時,了解到了當地土地的一些情形,與東部原住民的情形相當類似,在國民政府撤退台灣之後,被撫番政策將土地權利劃分的亂七八糟,最大的得利者是政府本身獲得了廣大的土地,其次是較熟悉土地法的少數人,而大部分人的土地是莫名其妙的被徵收。

而現在在屏東88水災時被肆虐過的地區,土地使用權確實是在當地原住民的手中,但是被規定只能由本人或是同樣情形的原住民使用,且用途也被規定只能種植某些特定作物。等於是沒有所有權沒有完整使用權,也沒有完整的土地轉讓權。

為什麼會這樣規定的原因確實有點困難,只能去揣測這樣的制度安排是為了保護原住民的土地利益,讓他們不要被剝削佔有。但是就我親眼看到那樣荒無的模樣來看,這種安排對於土地開發的誘因是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幫助。

事實上當政府持有土地時的問題,就是要如何開發。而政府往往自己無力去從事土地開發的事情,只能透過各種方式下放權利,所以會看到BOT,BOO等方式。而我們在屏東所見的是類似放領的方式,但是看到的是一片荒無,這難道代表的是放領是錯的嗎?

讓我們來想一想,土地的使用權不完整,還有轉讓權被堵死到底是對開發誘因有怎樣的壞處?除了土地生產力各有不同之外,每個人所擅長的專長本是也不盡相同,如果一片土地的用途被限制住,本來就是生產力的一大限制。意思就是:規定一塊灌溉系統並不完善的地區只能種植稻米,這將會對當地農民而言是一種災難。即使是這樣規定經過審慎評估,都不如讓他們自行選擇要種植的作物來得洽當。若是將規定放寬至只能從事農業用途可能會是個比較妥善的規定

那麼轉讓權又扮演著如何的角色?轉讓權事實上代表著兩種意義,一種是使用人(或是所有人)的改變,另一種就是土地用途的改變(如由農業變向服務業或工業)。這兩種轉換往往同時進行,土地的轉讓原因通常不是因為一種用途走不下去,就是因為土地價值上升為了獲取差價利益而轉讓。不管是哪種,下一任的使用人(所有人)使用土地的用途未必會跟上任相同。若是這樣的轉讓是自由的,在不斷的轉讓過程中會使土地的生產力經由交換不斷的上升。任何一個大都市一開始也只是從事基本的第一級產業,如果無法進行土地轉讓及變更用途,是不會有這些大城市出現的(如倫敦,上海,台北等)

在屏東的例子中,一開始不允許土地的轉讓也許是有道理的,但是過長時間的不允許必然大大減低土地的開發效率及誘因,如果彙整以上的意見,我個人會認為在開放居民放領的初期限制其用途及轉讓權,但是過個三五年之後,這樣的限制必須被放鬆,不然只會扼殺土地的開發。

然而在對岸的改革開放這場洪流的開端,正是由一個小農村的土地改革開始,他們彼此簽定了使用者可以處分部分的土地收入,就開始了中國經濟起飛的強大風潮。然而問題是,台灣的屏東看似在各項土地權利自由開放程度上領先當時的中國,為什麼仍然一片荒無?

我想這個問題是出在,土地的開發誘因是被制度更改而激勵的,而不是被目前制度水準值激勵的。意思就是土地開發誘因會被權利趨向自由開放而增加,而不會因為目前的規定而被激勵。在現在對岸的許多的土地制度限制仍比台灣多得多,但是開發生產的速度卻是比我們快得多,原因就是他們不斷的在放寬規定,也許放寬也會有個極限,但這就像是一層透明網一樣,政府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張公正而清楚的網,讓人民自行從事生產及交換,遠比政府親手下來開發有效率的多。

關於土地制度實在是博大精深,即使本文章已經只小小討論部分土地權利劃分,但還是無法全面討論土地制度給開發誘因帶來的影響。所以在這裡只希望能夠給大家說明如果在使用權及轉讓權上出了差錯會導致開發上怎樣的崩潰,如有任何錯誤或是問題,還望多多指教!哈~![崩潰!土轉拳!]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翻滾吧!中元(ARK)

今天在新北市政府廣場有朱立倫市長偕同每個機關首長,一起進行中元節的普渡會。在這個場合裡我在旁邊默默觀禮,心裡面當然也有了一些想法,本來想把標題定為中元有感,但因為現在流行翻滾梗,所以就決定讓中元翻滾一下,但絕不是我在中元普渡會裡翻滾的意思。

由於我是替代役小弟所以我必須在旁邊負責搬東西這種工作,也順便在旁邊好好的觀察了這一場"典禮"整個過程大約耗時2小時,但是其中朱立倫除了一開始主持了一下之後就離開,剩下的就是一位"法師"在到處走來走去念經之類的。特別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念咒語還有畫符時他用得是台語,然後他們身上的道袍也是看得出他們的階級或身分。

讓我開始慢慢回想我對民間信仰的認識,中元節是所謂農曆鬼月的中間,也就是陰曆7月15日,在這一天人們擺上大餐供品讓從陰間出來的好朋友們享用,對於這件事情的細節可能就不太多,畢竟民間信仰大多是這樣,屬於傳說式口耳相傳的信仰內容,除了比較鬆散沒架構之外,其實豐富姓倒是不會少,反而會因為每個地方風土民情的不同而互有差異,例如在台灣他們就用台語來念經。

這讓我想到了我們自己的信仰,基督教信仰可以說是比較幸運的有比較也組織有架構的學說,除了論述我們的神是怎樣的神,對於我們所舉行的相關典禮儀式聚會等等,也都有更詳細的內容及起因,這可能要歸功於我們的這本聖經。再過去一千年,解釋聖經的權利比較集中在羅馬教會的手上,這樣雖然減少了許多豐富程度跟地方性,但是也同時讓我們有了完整的神學跟理論。

這樣的東西是我們的優勢,代表我們的宗教信仰是有脈絡可循也可查考的信仰。但我們有沒有試著去發展這個優勢?常常聽到傳福音靠得是聖靈的權能,但是這句話不代表我們只能靠聖靈的權能。

把傳福音比喻成打仗是很常見的,那麼就會同時提到我們必備那把聖靈的寶劍,但是不是在打仗時都只能夠靠刀劍相向,常常更需要的是戰場外的運籌帷幄,聯絡盟友削弱敵人的縱橫,如果真的上兵伐謀,次兵伐交,那我們每次提到傳福音就總是想像的去打仗一樣的熱血,這樣是不是好的,是不是更容易勝利的?

如果我們做的是搶救靈魂的工作,我們應該要更有彈性更有系統的去做這件事情,只靠聖靈的寶劍可能是不夠的,我們會需要更多已經被思考過有系統的理論去讓我們使用。這點上個人覺得我們教會做得並不差,只是我們應該要更好的去利用他,我們的宗教教育在聖經知識上已經是很紮實了,剩下的就是實踐跟應用,如何拿他跟我們的生活結合跟我們的行為結合,甚至是跟傳福音結合。

如果每次在福茶或是佈道會前都需要做一場所謂的心理建設,預備好打仗的心情,甚至是聽一場課教導我們如何舉辦福茶,如何吸引募道者。這著實是一件有點弔軌的事,我們本身就是個傳福音的機器,我們所體會的信仰所學得的信仰知識都應該拿來在傳福音上使用,而不是在教室裡聽一套,出門打仗前還要在聽另外一套提振士氣。

寫到這裡就有點嚴肅完全沒有翻滾感,感到非常抱歉,不過我現在就要出去歡滾了挖哈哈哈哈,祝大家中元節快樂(至少月亮是圓的),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