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始封於西周初年,姬姓,以召公奭長子姬克為始封國君,傳至燕王喜共四十三任國君(其中由燕易王開始稱王七任),國祚逾千年,是戰國結束之時唯一從武王分封之後就存在的古老諸侯大國。
一:地理位置
燕國疆域主要在如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都城薊城(北京)。在西周初期,有許多姬姓嫡系被武王及周公分封至邊境,主要作為與當地部族融合溝通及鎮撫的棋子,如周公旦之子封於魯國,召公奭之子封於燕,太伯於吳國,成王弟虞於晉國等。
燕國因其國境位於天下東北,不涉中原事端,國土範圍幾乎沒有大幅盈縮,西周時滅了薊國及古韓國,後在春秋時燕國為山戎所擾,燕莊公不敵山戎只得遷都避難,後被齊桓公的「尊王攘夷」所助,得以重回薊城,在此之後燕國又無大事。
位於東北,燕國與趙國相同,多次與戎狄交戰,同為騎兵見長之國,但對外敵皆採防禦策略,築燕國長城。
燕國在天下邊緣,且長期沒有逐鹿中原的野心,國祚如此長久也拜其地理位置所賜,戰國時大多也只與趙齊兩國兵爭,地理位置對燕國來說也許是好事。
二:國俗民風
在此段落一開始,我想先講講西周初期的政治方略。在商朝時,以紂王為首的子氏部族領有天下,雖然也是各國林立,但與周朝時的封建制度有根本上的差別。
商朝的封建,是屬於天下共主制。四大諸侯,其餘小國皆認商王為天下共主,但諸侯本身與商王室並無淵源,且沒有天下共有的制度作為封建的規範。西歧姬氏從周太王之時就在聯絡各地諸侯,吳國周太伯就是好例子。之後周代商,武王早逝,周公東征之後,決定對天下諸侯的分封制度重做改革。
分封主要以姬姓王室宗親為主,姬姓諸侯國便佔了天下七成。另外以古代聖王之後裔(如陳國)分封,衛國疆域主要為商朝故土,以王室宗親封之,紂王後代封於宋,且將大國分封於宋國周圍,如姜齊,姬魯。
除了加強諸侯本身與王室淵源之外,周公另外制定一個天下主要規範,為「禮」,裡的主要內容用白話文來說,便是「該做什麼」。身為天子該做什麼,身為公爵該做什麼,該吃什麼,身為侯爵,能有多少軍隊,身為子爵,如何向周王進貢。全部都被制定在這部「禮」中。只要天下諸侯均按禮治國,天子便是絕對強勢,天子領有六軍,諸侯行事皆不能逾禮,西周維持了百年安定,禮的功用不在話下。
但為何要在這裡說到西周初期的政治制度呢?燕國為西周古國,召公奭應為武王叔執輩,成王年幼時與周公共同輔佐成王,周公為東伯侯,召公為西伯侯。周公制禮作樂,召公卻是親自治理萬民,姬氏便是以這兩項立國:「禮治仁政」。召公曾在一顆甘棠樹之下辦公聽訟,這也是甘棠遺愛成語的由來。(有另一說此成語的召公是周宣王時的召公虎)
燕國為召公後代,也是姬氏嫡系血脈,大家都明白,魯國是禮治繼承者,那麼王道仁政正是燕國所信奉的治國方略,自西周以來,燕國安安靜靜的坐鎮東北,甚至在燕國初期,燕國無事到連國君名諱諡號都沒有,跟召公同出一輒。
就因為燕國是正宗姬氏後裔,如此國風更是淵遠流長,西周時與天下列國皆相安無事,官爵制度,國土疆域皆無大變動。即使到了戰國,燕國也總是落後天下一步,甚至在燕王噲時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的大事。燕王噲認為相國子之賢能,竟將王位「禪讓」給子之,燕國立刻大亂,被齊國趁亂攻進,幾乎滅國。放眼天下,有誰會在列國大爭之時做這麼冒險的舉動,如此古風,這種「明君聖王」之治,在戰國只有燕國才做得出來。
在子之禪讓事件之後,燕昭王發憤圖強,變法強國,但基本國風未變,所謂變法,也只是任用強臣改革軍制,整頓官吏,卻沒將國風民俗連加整頓,整個國家仍然信奉王道仁政,處處以禮為治,糾纏田齊,背後搗擾趙國,卻常與真正的敵人秦國結盟。講好聽是叫做敬祖,講明白就是迂腐。不看清時勢,總是搞不清楚重點,死前都抱著大義禮治的匾額。
三:強弱興衰
燕國在燕王噲之前幾乎無事,頂多就是與戎狄作戰,或是與田氏代齊之後的齊國糾纏小地,並不算是真正的戰國,頂多因為身分尊貴,諸侯會盟還是會邀請燕國,但燕國始終不被中原強國看作是強敵。
齊國攻進燕國後,燕昭王復國,首先要籌畫的就是對齊復仇,燕昭王招賢納士,得到名將樂毅,縱橫家蘇秦,秘密籌畫合縱滅齊。齊湣王極其暴虐昏庸,擅自滅宋招致天下大怒,樂毅趁此良機相約合縱大軍滅齊,盡滅齊軍四十萬,攻得齊國只剩兩座城池。伐胡開地千里,燕國終於成為真正的大戰國。
在燕國強極一時的時候,發生了每個短暫強國都有的悲劇,燕昭王身死,其子燕惠王不喜樂毅,齊國田單對燕國施反間計,在燕國換掉樂毅之後,田單以火牛計反攻,收回齊國失地,燕國再次回到它緩慢的步調。
之後燕國仍然不服回到自己的弱燕聲名,屢屢挑釁趙國,趙國也因為長平大戰後聲名大跌而需要勝利激勵趙國,兩國便打了幾次戰爭,燕國越打越弱。而秦國也以救援燕國為名,不斷向趙國進軍。
在滅國前夕,趙國已被秦國所滅,西元前228年秦國滅趙,往燕國挺進,燕國終於明白了自己離滅亡不遠。一方面與趙國後裔代王嘉聯合抗秦,前227年又派荊軻秦舞陽刺秦王,秦國便以此口實大攻燕國,燕國代王慘敗,蓟城被秦國占領。燕王退守遼東且割其子太子丹人頭求和。在王賁滅魏之後,前222年,王賁再滅燕國。
四:敗亡原因
簡單的說,燕國應該很難寫,因為國史極其無聊,大戰只有兩場,人才也沒出過幾個,說得出名字的君王及事件更少。這樣的國家正是標準的故步自封,迂腐滅亡。
燕國與趙國同樣位於天下極北,趙國因與胡人作戰越戰越勇,騎射強兵連秦國也討不到便宜,但燕國卻總是被胡人打著跑,講起來,燕國還握有遼東平原,比起趙國富庶得多。但燕比趙弱,原因就在於心志與國情,燕國從未有強國之志,除了「仁政」也沒有穩定的治國方略。
樂毅破齊之時,占領齊地近五年,難道樂毅是真心不想滅齊嗎?應該是樂毅正在消化齊國土地,但是如何消化?王道?仁政?禮治?消化不到一半便被燕惠王換將。空泛的王道政治,仁君治國,簡單的說就是不知如何治國,有了土地,有了城池,有了人民,也不知如何治理。這樣緩慢迂腐,在競爭極為激烈的戰國時代,可能被任何一個國家所滅。
空談大道,禮治,仁政,更應該說成是以大義為題,行誤國之實。現代的我們,應該更加實事求是,處處計較虛禮,亡國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