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六國論-跋-"法禮之戰,新舊之爭"(RICE)


戰國之世有三點最為奇特,便是最為自由,最為現實,最為強大。

自由,便是人才流動自由,學風自由;現實,便是國弱為滅亡,人弱便無爵;強大,幾乎七大國都有獨自作戰的能力,秦趙燕三國均能獨自抵抗北邊匈奴胡人。齊抗東夷,楚滅南狄。跟中國後世王朝面對外族的抵禦能力相比起來好上非常多。

正如在本作六國論的序所談到的,與其說六國滅亡有什麼原因,不如就說是不夠強而已,再小弟把每一國作了解說之後,真正想說的重點不是六國真正因為那些原因滅亡,應該要更精確的說,是因為那些原因無法夠強。

韓國沉溺於權謀,趙國心醉其兵強,魏國不用人才強國,楚國長期不處置自己內部分治,燕國總是做千秋大夢,齊國妄想偏安,這些各自的原因讓他們沒有好好謀畫到底自己該如何強大。秦國變法只為秦國打造,但是強國之道根本性質卻是相同,便是去舊制腐敗,以法治強國。若是六國中有人真正想徹底變法強國,秦國事不可能這樣滅六國統一天下的。

然而最後這個跋要給大家一個總結,在戰國這個時代,人才流動,戰事頻繁,縱橫捭闔,列國變法都是層出不窮,這樣的中國,正可以做為現今世界大勢的極小濃縮版。

這個時代的結束,是一國獨自取得天下,是亂世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之後再也沒有這樣自由,現實和強大的年代。而在這七大國的彼此爭戰中,其實可以看成一場以秦國為一方,及其餘各國為一方的戰爭。

秦國對抗六國,代表的正是秦法對其他六國的戰爭,也是法治新制與世族禮制的對抗。此爭雖有勝敗,但是這樣的戰爭,正可以幫助我們看得清楚的是我們需要得是什麼,再好好取捨該怎麼做。

以明君聖王治國,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了,明君極多,但總是只能強盛一時,正是因為明君所創制度不能維持,庶民始終為貴族打壓,總是禮不下小人,犯法刑治就是不會輪到士大夫。就算有公正的包青天斬貪官貴冑,但包青天只有一個,整個天下的官卻沒人能真正替庶民伸張正義,公平,正是法治最重要的概念。

法不分貴賤,以法之權威,樹立正直的典範,引導人民能安心從事生產,快樂生活。遇不平,人民均能訴諸法律解決,這都是明君聖王,或是英明的總統無法靠自身賢明所辦得到的事情。

若是要我由古鑑今,我會說,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個了不起的領導人,也不是清廉或是血統純正的政黨。而是一套有效率,講究公平又符合國情的制度規範,只要有誰能完成這件事情,即使我們的領導人再無能,或是ㄝ了再多錢,傷害都不會到根本。

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總是無法防止飯桶當國,或是領導人腦滿腸肥,寶貴的是我們現今是民主法治社會。換領導人未必每次都能換到了不起的人物,常常都是在大便三明治,或是巨大灌腸器這兩種候選人中選擇。但是法治社會允許我們建立穩定的制度,讓我們在合理的法律中安居樂業,如果我們本身法治傳統夠深厚,這麼一來,無論是大便領導人或是灌腸器執政者都沒法馬上就亂國亂政,這才是我想藉著這六國論表達的重點。

很感謝大家的收看,真的感謝,請不吝給我更多意見或鼓勵,我會寫作不懈

六國論-秦國-以一吞六,復辟亡秦(RICE)


秦國公族,贏姓,趙氏,但後世不以趙氏多以贏姓稱之,與同族趙國公族分開後被周孝王封於秦地,為周王牧馬。後因周王室被犬戎入侵,尚未即位的周平王宜臼命秦人退戎勤王,秦襄公成功將犬戎逐出關中,周平王為感謝秦人勤王功勞,將過去關中王畿全部封給秦國,並加爵為伯爵,秦人正式成為一方諸侯。自秦襄公以來,春秋戰國共有三十一代國君,為時五百六十三年。稱王者五代,最後一代國君秦王贏政統一天下並稱皇帝,建立秦朝。

一:地理位置
秦國草創時期只有關中與些許隴西地區,大約於今日陝西省東部,在秦穆公逐一征服西部戎狄部族之後,漸漸領有整個甘肅東部及陝西省南部地區,之後土地仍有盈縮。尤其是在魏國吳起猛攻秦國之後,秦國幾乎被壓迫離開關中。

其後商鞅變法,經歷秦孝公四代之後至秦昭襄王,秦國國土領有今甘肅陝西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各省國土,論面積與楚國不相上下。

秦國根基是在關中與隴西,主要門戶便是名譽天下的險關函谷關,函谷關在戰國時代從未被正面攻破,連續在函谷關外發生了四次六國合縱大軍進攻秦國,其中秦國四戰三勝,其中一敗也並沒有讓合縱軍進入函谷關,秦國能在戰國之世稱霸,函谷關天險絕對是要害。

秦國地形易守難攻,雖然是秦國一直能立於天下的優勢之一,但是否是他能統一天下的原因?我認為不然,如果天險能夠統一天下,那麼任何一國都有統一天下的本錢,那麼秦國也不會有弱的時候。但是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一直不能算是一流強國,即使是穆公稱霸,秦國依然不敵第一強國晉國,天險,只能是附加原因。

二:國俗民風
秦人本與趙同俗,其性勇而尚亂,衝鋒陷陣不畏死,務實不求虛,但恩仇之心極強,常常一頭熱做事不顧後果,從秦國立國以來,發生過多次政變亂國,國內世族內鬥互殺。對外作戰雖然勇猛,但常常沒有章法沒有次序。且不擅權謀,外交及知識水準皆遜於其餘六國。秦人的躁性和亂性不斷在歷史中重演,秦人的勇猛好戰是他們立足於天下的根本,但是他們的亂性卻是不能強大的原因。

在秦孝公之世,一道橫出的事件徹底改變了秦人的族性,商鞅變法移風易俗,秦人族性將躁亂嗜殺留到了戰場,將恩仇必報改成了建功立業。秦法從現代角度看來十分偏頗苛刻,但對當時秦國,卻可謂是量身訂造,秦國國情本就是文明不彰,生產不力,兵勇卻亂戰,由此種極為極端的變法才可能讓秦人有爭雄天下的實力,在此之後,秦人戰場之上幾乎所向披靡,不怕死的個性讓人人勇往直前,獎賞軍功拔擢了許多由兵士一步步爬上將軍的將材,秦軍大將大多都是由秦軍本身浴血拼殺出來的,跟其他各國常有兵家之士入國領軍的情形截然不同,除了趙國外,秦國從此可謂是無敵於天下。

商鞅變法後,秦人族性雖有了巨大轉變,但在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卻再次鬆動,因為秦國法制適用時戰時秦國,卻難以適用在整個中國土地(之後會再談到),在秦二世皇帝的最後歲月見證了秦人的血性加速覆滅了自己的國家。

三:強弱興衰
在商鞅變法以前,秦國經常遭受亂政及外族攪擾,穆公在春秋時期已征服許多西戎部族,但並未全部徹底歸化為秦國百姓,在秦獻公之前,秦國雖然能夠維持差不多的疆域,但從內部混亂來看,根本不能算是一個曾經稱霸的大國。

在魏文侯時期,魏國西河守吳起連續猛攻秦國,秦國失去了黃河以西的河西之地還有天險函谷關,秦獻公因為秦國再次政變回到秦國後,不斷猛攻魏國要收復失土,雖然勝多敗少,甚至有一次大勝魏國,還受到周天子派使者褒獎,但事實上國家已經殘破不堪,舉國幾乎無兵可徵,這便是典型的兵勝國弱。

孝公變法之後,秦惠王即位,第一件事就是車裂商鞅,但保留秦法。在惠文王時,完全收復河西,因為大露鋒芒,公孫衍聯合天下合縱抗秦,惠王任用張儀以連橫破合縱,且攻下巴蜀兩國。

接著武王即位,武王一上任任用甘茂,武王急於攻韓直取周王室來彰顯自己的武功,招致天下的目光再次盯上秦國,結果在洛陽為了舉起天子之鼎而死,秦國陷入無人繼承王位的動亂極度危險,而後趙武靈王從代郡接回在燕國做人質贏稷,回秦國繼承王位,贏稷便是秦昭王。

秦昭王剛上任前數年都是其母宣太后及母舅魏冉執政,在秦昭王尚未完全親掌秦國政權之前,秦將白起依然不斷攻擊各國,威震天下。其後秦王任用范睢除去魏冉,採遠交近攻的長期國策結交齊楚燕,主攻韓趙魏,使國土更進一步往中原擴張,長平之戰後趙國幾乎無法再跟秦國對抗。昭王後期雖錯殺白起,且輸了一場合縱戰爭,但仍然沒有傷到根本。

秦孝王及秦莊王在位時間皆不長久,在莊王及秦王政親政之前,秦國國政掌握在商人丞相呂不韋手中,呂不韋帶來秦國一向沒有的養士風氣,跟秦人風氣大相逕庭,帶來了嫪毐之亂,秦王政差點無法親政。贏政親政以後先除去呂不韋在秦國散佈的餘黨,又差點驅逐所有其他各國再秦國任官的人才,在更改逐客書之後,才開始準備向中原發動滅國。

以上六代國君,秦惠王,秦昭王,秦王政算是有作為的君主;秦武王輕率招惹六國,秦孝王短命夭折,秦莊王幾乎引狼入室,算是三位平常或是昏庸暴躁的君王。但是不同於其他六國的地方,便是秦國只有因為君王的資質或是作為延緩進軍中原的腳步,卻沒有因為昏君奸臣而導致國弱民變,而相反的,一但明君強臣成事,便大舉向中原進發。這跟其餘六國,有明君便強,有昏君便亡的現象大為不同。這就是商鞅變法的作用。

橫空出世的商鞅變法改變了秦國的根本體質,在秦孝公死後,共有六代秦王,並非每一位都是明君,但是變法以後的秦國一直能維持強大,靠得就是秦國運轉必定得遵守不能改變的秦法條文,秦法的神聖性幾乎超過君王,這樣一來即使君王昏庸,秦國也能不靠君王,只靠秦法來治理國家使國家富強,這就是法治社會的最大優點。

這樣的法治國家,在商鞅變法前的中國從未見過,秦朝滅亡之後更沒見過,源自中國的古典法治社會,就隨著秦朝滅亡,消失在中國歷史裡。剩下的,便是背後儒者對"法"的罵名而已。

四:敗亡原因
看完上段之後讀者一定有一個疑問,既然秦國可以靠秦法自身強大,為什麼一但統一天下之後反而迅速夭折,成為極短命的統一王朝?

統一天下之前的秦國所使用的秦法,是替秦國量身訂做的戰時法治,並不是是用於天下太平時的太平法治,在統一之後秦朝必須要做的便是將戰時秦法,轉換為太平秦法。

在這一點上,始皇與李斯做的遠不比周公好,統一後的秦朝所使用的秦法,在根本條例上與之前的秦法相差不遠,雖然除隸籍,分土地,取締世族封地爵位是有利於庶民。但有些卻不合於當時形勢,其中尤其是軍功法,及焚書法均不適用於秦國之外的土地。

始皇帝稱帝之後,雖然不斷出巡加強各地秦法的實施,但秦法一向利於庶民卻不利於世族,但秦法根基沒有能深於以前六國土地,世族勢力仍然龐大,加上始皇帝性情在晚年變得更加暴躁,後繼者二世皇帝極其昏庸,在沒有從前的秦法做為護國力量的情形下,秦朝快速瓦解。

在每一次的變法,都有一波一波的復辟勢力與其對抗,而秦朝二世皇帝時的天下動亂,就是個典型的復辟勢力與秦法的對抗,六國庶民法治觀念並未建立,不明白法與以往六國統治有何不同,發言的能力又掌握在以往六國的世族大夫手裡,秦朝從一個法治國家,轉化為因暴政而滅亡的短命王朝。說起殺人,不論是項羽劉邦,甚至武王周公,都不在少數。毀壞文明,商湯改朝改風,周公制禮作樂,均是毀前政,創新制,但"暴"一字,專屬於法對儒家的作為。是一則儒術對法家的毀謗。

作法自斃,是標準儒家對法的歧視,法不分貴賤,儒家卻以士大夫為尊,兩者自然是誓不兩立,因秦朝欲將法制施於天下失敗,而導致往後兩千多年法治觀念在中國政治中消失,不亦悲乎。




後記:商鞅變法

在這一段後記,想跟讀者稍微講解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對中國古代文明的影響。

變法者,改制革新也。變法不同於一般政策改變,變法是先立法,再守法。法沒有規定的,便可做。全國律法不分貴賤,也只有一種律法可以遵守,任何人均得守法,這便是變法與片面政策變革最大差別。

商鞅變法,是替秦國量身打造的戰時變法。秦人文明不彰,悍勇奮戰。所以商鞅之法的重點在於,除隸籍,廢世族封地,人人均須以自身功業立身,世族與庶民奴隸平起平坐。獎賞對外軍功,獎勵對內耕作。立法禁制私鬥內亂,禁止其餘各國散佈謠言破壞法治。
措施
目的及作用
「開阡陌封疆」、「廢井田」、「民得買賣」、承認土地私有
以法律形式廢除井田制度,開墾荒地,肯定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廢除「世卿世祿」制度,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
打破世襲貴族的特權,確定等級制度,發展和壯大地主的政治勢力
廢除分封制、建立縣制、編製戶口、「什伍連坐
實行中央集權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發展經濟,壯大地主階級經濟力量
「平斗桶、權衡、丈尺」頒布標準度量衡
方便稅收和交換,加強集權制度
燔詩書而明法令」
在上層建築領域實行統治階級的專政

以上是由維基百科中摘錄的表格,為商鞅變法主要內容。表格左邊的措施本身是歷史事實,而表格右邊的目的及作用卻是歷史解釋。

所以其中有幾條,我並不是這麼解釋的,由其是地主和貴族的差別,在當時幾乎就是沒有差別,由其是秦國本身幾乎沒有大商,除了世族貴冑根本沒人能持有大量土地,廢井田,便是廢除隸農制將土地平均分給所有已除隸籍的庶民,再以爵位獎勵耕作,秦人不擅從商,只從事農耕正合秦人風俗,所以獎勵耕作大大增加秦國生產。以農富國,引其他各國商人入秦,間接帶進工人來秦。

獎賞軍功則是合乎秦人好戰天性,秦人幾乎人人能戰,以往卻只有世族大夫可以論功行賞,庶民或是奴隸就算殺敵戰死也沒有功勞可計。在商鞅變法除隸籍獎軍功之後,秦國人人可立戰功得爵位俸祿,使秦人戰心大大增強,再以連坐互相檢舉禁絕內鬥,秦人只能將以往的烈性用在戰場,所以秦國善戰的名將輩出,逢大戰幾乎必勝。

最後士人階級因秦國國情無法自身生出,靠得是其餘各國的人才進入秦國得來。張儀,范睢,甘茂,李斯,甚至商鞅自己,都是孤身來秦建公立業的他國世子。就形成了秦國:外臣領國,秦將作戰的特殊風氣。

商鞅之所以能變法,是因為秦孝公鼎力支持,簡而言之,就是以君權立法治,樹立秦國法制神聖之後,再漸成傳統,以法制克制君權誤國。商鞅之法的傳統幾乎無法撼動,在統一前夕,秦法面貌與本來相差無幾。這就是一種極為成功的戰時變法。

但一件事往往有黑白兩面,商鞅建構的秦法極適合孝公時期的秦國,在後世幾位君王已漸漸快要不合時宜,更不適合天下太平的秦朝。在秦國國土越來越大時,只獎勵農耕作戰會使工商變相被抑制,更不用說焚詩書更是使秦國在昭王時秦國這麼強大,都讓秦國生不出像樣的士子。法治的優點ˋ就在於穩定,其缺點,就是要不斷改制使之合乎國情,兩者兼具,再已君權立法治的社會是極為困難的。

商鞅變法,之所以被說是中國史上唯一成功的變法,是因為即使商鞅被車裂而死,但秦法卻不被復辟,繼續為秦國遵守,正表示在秦國不管是國君或是百姓其實都是認同秦法的。若是秦法當真是暴虐苛政,怎麼可能在變法大臣及變法君主死後不被復辟呢?

秦惠王殺商鞅,但秦國庶民已經認定秦法是秦國唯一圭臬,秦王也知道秦國富強靠得正是秦法廢弱貴族,獎強庶民的新興法治,廢此法,無疑於廢掉自身強大,商鞅之作法自斃,正代表秦法已經高於君王,甚至秦法能懲治創立秦法者本身,正是法治中最寶貴的觀念。

商鞅變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創立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法治國家。對我自己來說,看得是興奮又傷心,興奮得是他曾經真實存在,傷心得卻是他不復存在,即使是現在,法治觀念仍然沒有深根在我們大多數人心裡。我真心期盼法治社會重現在今天。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六國論-齊國-東海偏安,孤亡強齊(RICE)


戰國時期的齊國,跟春秋時代的齊國並非同一家族,戰國時期齊國宗室為媯姓田氏,亦做陳氏,祖上是陳國公族,也是帝舜的後裔。陳國滅亡後,陳國公子陳完進入齊國,從此陳氏在齊國立足(陳與田在古音讀音相同故陳可做田),由第一任國君田齊太公,至齊王建共八任國君共一百六十七年。

一:地理位置
齊國始封疆域大約在山東省東部泰山以北,始封國君就是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呂尚,與魯國同位於天下東方,為的就是鎮撫位於東方的殷商遺民及東夷外族。

直到齊桓公稱霸,齊國始成為強大的諸侯,東靠東海,泰山以南黃河以西,北至河北省南部,故齊國也被稱為東海之濱的強國。

田氏的齊國(以下稱田齊)大致上繼承了這樣的疆域,齊國相對於燕國雖然都是邊疆地帶,但齊國進入中原稱霸卻十分快捷,西臨魏國趙國等中原大國,在戰國初期的大戰場都在齊魏交界,南面的泰山雖然不高,卻也在魯國被楚滅之後,做為安定的屏障。說起來,齊國雖然不是中原大國中幅員最遼闊的,但優越的地理位置,不下於關中及中原。

因齊國位於東海易守難攻,幾乎從西面被攻破,兩次敵國大軍進入齊國都是從北面而來,一次是樂毅的合縱大軍,另一次就是秦將王賁的滅齊大軍。

山東省地靈人傑,文臣武才輩出,民風強悍豪放不羈,統治同樣的人民,但齊國在國風上與南邊鄰居魯國極大的差別。

二:國俗民風
姜氏齊國始祖姜太公,是西周開國大功臣,姜太公被封往齊國之後,不像周公旦仍在王廷輔佐成王,而回到封國開始治理國家。太公幾項措施便成為了齊國千年以來的基本架構,因為當地許多東夷部族,太公為了迎合當地居民,簡化禮教,開工興商,利用東海地利優勢大興魚鹽之利,齊國從西周初期便是個工商業發達,人丁興旺的大國。

東夷之民與姜齊族人融合之後產生了一種嶄新國風,不同於齊國幾個鄰居,《史記 姜太公世家》寬緩闊達,智足好議論,地重難動搖,怯於衆鬥,勇於持刺。意思就是,齊地之民心胸寬闊,機靈善辯,且不打群架,反倒喜歡一人打一人。故劍便為齊民愛用的武器。這也讓齊國一直以來都有技擊武士的傳統。與北邊燕國南邊魯國西邊晉國民風大相逕庭。也就是因此在齊國剛開國時,周公便斷言齊國以後將壓制魯國。

不同於齊國,奉行禮治教化東夷的魯國在同化東夷部族上與齊國走得是相反的路,以禮治國使得魯國為東周時期將禮保存最完善的國家,許多東周時期的霸主提倡尊王攘夷的同時,都不免要向魯國"討教"一番尊王之道。但魯國的國策卻將庶民的東夷之民隔絕在外,難以教化,相較於土地越來越大國力越來越強的齊國,魯國更像個擋住楚國的圖書館,而不再是當初那個姬氏嫡系的大國。

田齊雖然不與將其分享同一血統,但田氏自進入齊國之後,也深受齊國務實民風影響,在田氏代齊之後也大致繼承了姜齊的民風,早期幾任國君強悍之風猶在,田齊桓公(非管仲輔佐稱霸的齊桓公小白)更成立稷下學宮招攬賢士,加上工商業在齊國的根基,齊國儼然成為天下唯一"士農工商"皆自身齊備的超級大國。

論民風,齊民極為強悍,論人才,更是多不勝數。山川形勝易守難攻,國家富庶,兵力強大。這種超級大國究竟是為何會被燕國差點滅國?為何沒有持續強大?又為何會坐等秦國盡滅天下之後,幾乎不戰而降?

三:強弱興衰
我們把田齊分成三個時期來看強弱,便可知道田齊在戰國時代扮演怎樣的角色

一:田齊開國至齊威王變法
這段時期齊國正在休養生息,除了稍微騷擾燕國之外,大治上沒有太多戰爭,但與其說齊國是在休養生息,不如說是在韜光養晦。第三代國君田齊桓公成立稷下學宮廣攬人才,以大夫爵來款待前來遊學的士子,絕不能說齊國沒有稱霸的決心,但相較於初時崛起的魏國,及後來崛起的楚國都稍弱,原因便是出在尚未變法改制。

二:齊威王變法至樂毅破齊
在齊威王聽從鄒忌之言整頓吏治,廣聽納鑑,齊國百官庶民紛紛擠往宮前面見齊威王,這就是門庭若市的由來,威王整頓吏治之後齊國強盛,加上田忌孫臏兩次大敗魏國,齊國終於再次擠身強國之列,與魏國互相稱王。

齊宣王時趁燕國內亂,一舉攻進燕國幾乎滅燕,其子齊湣王武功更加卓著,擊敗秦國燕國,趁機滅宋,更是與秦國互稱東帝西帝,強極一時。但輕率邦交性情暴烈,連孟嘗君都受不了,樂毅趁著齊國已經得罪天下,發動了唯一的一次目標不是秦國的五國合縱大軍,一舉破齊,齊國只剩即墨和莒兩座城,岌岌可危幾乎滅亡。

三:田單復國至王賁滅齊
而後齊湣王子田法章被立為齊襄王,在田單策略成功收復齊國失地之後,齊國便如驚弓之鳥,再也不敢輕涉中原事端,尤其是對秦國更是忍讓到底。從襄王復國到齊王建共五十四年,幾乎完全沒有戰爭,難道是齊民不再勇武了嗎?事實上是偏安的策略主導著齊王,在這幾年之間依然維持齊國本身的富庶,卻無法再像當初一樣稱霸中原,在滅國前夕仍然湊得出一隻大軍在西面抵擋秦國,但卻在王賁從北面襲來之後就完全失去戰心,直接開城投降,齊民尚武之風幾乎喪失殆盡

如上述三個時期看來,齊國強弱興衰似乎是依照天下情勢及邦交策略而改變,究竟這是不是主因,我們在下一段探討。

四:敗亡原因
齊國敗亡原因,就是判斷時勢不清,積蓄國力不夠。

自湣王之後,不是過於看輕敵國,就是過於懼怕敵國,司馬法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齊國這兩個錯誤皆犯,湣王時過於好戰輕涉中原,不故邦交利害,便被燕國聚眾擊破。襄王以後不顧秦國來勢洶洶,五國被滅皆不救援,被滅前夕才發現為時已晚。

但上述失敗其他國沒有碰過嗎?楚國曾經被吳國幾乎滅國,秦國被魏國打得大開門戶,韓國被魏國打得舊制復辟,燕國曾被齊國打入國都,趙國被秦國盡滅四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幾乎每一國都經過慘烈的失敗,齊國在失敗後不旦收復失土,且擁有近五十四年的和平時間,這段時間重建強權難道很難嗎?五十四年中,齊國大多對秦國唯唯諾諾,對其餘五國被滅置若罔聞,這也就算了,最糟糕的事,不顧別人,也不強國,五十四年的和平幾乎是虛擲歲月,即便是在秦國發動滅國大戰的前夕,齊國也已經和平了四十餘年,難道不該檢討嗎?

齊威王變法,變得只是吏治,殺貪官污吏,卻沒有建立完整法制,使得明君身死便舊制復辟,齊王宮前不再有人向齊王納諫,世族仍然專政圈地破壞生產力,弱是建立完整法制,齊國國力早該更強。

但齊國大敗之後就沒有機會了嗎?當然不是!齊國收復失地之後,也沒有陷入窮困,正代表齊國根基極深,若是再次變法,不只齊威王時的整肅吏治,立法除隸籍,獎軍功,取締世族專政,加上齊國強大的生產實力經濟優勢,國力可能超過秦國,但是齊國一敗,敗得喪志,復國之後只圖緩緩休養生息,偏安東海,最後落得孤亡於天下,做為最後一個滅亡的大國,齊國竟連一點掙扎都沒有,確實令人哀傷。

有一句話叫勝不驕敗不餒,喪志誰也救不了自己,若有強國之志,任何時候都不算晚,韓國滅國前夕,韓國公子韓非仍然多次上書韓王安變法,為得就是博得一線生機,勿因國小而喪志,就是該從齊國學到的教訓。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六國論-燕國-千年嫡脈,緩迂亡燕(RICE)


燕國,始封於西周初年,姬姓,以召公奭長子姬克為始封國君,傳至燕王喜共四十三任國君(其中由燕易王開始稱王七任),國祚逾千年,是戰國結束之時唯一從武王分封之後就存在的古老諸侯大國。

一:地理位置
燕國疆域主要在如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都城薊城(北京)。在西周初期,有許多姬姓嫡系被武王及周公分封至邊境,主要作為與當地部族融合溝通及鎮撫的棋子,如周公旦之子封於魯國,召公奭之子封於燕,太伯於吳國,成王弟虞於晉國等。

燕國因其國境位於天下東北,不涉中原事端,國土範圍幾乎沒有大幅盈縮,西周時滅了薊國及古韓國,後在春秋時燕國為山戎所擾,燕莊公不敵山戎只得遷都避難,後被齊桓公的「尊王攘夷」所助,得以重回薊城,在此之後燕國又無大事。

位於東北,燕國與趙國相同,多次與戎狄交戰,同為騎兵見長之國,但對外敵皆採防禦策略,築燕國長城。

燕國在天下邊緣,且長期沒有逐鹿中原的野心,國祚如此長久也拜其地理位置所賜,戰國時大多也只與趙齊兩國兵爭,地理位置對燕國來說也許是好事。

二:國俗民風
在此段落一開始,我想先講講西周初期的政治方略。在商朝時,以紂王為首的子氏部族領有天下,雖然也是各國林立,但與周朝時的封建制度有根本上的差別。

商朝的封建,是屬於天下共主制。四大諸侯,其餘小國皆認商王為天下共主,但諸侯本身與商王室並無淵源,且沒有天下共有的制度作為封建的規範。西歧姬氏從周太王之時就在聯絡各地諸侯,吳國周太伯就是好例子。之後周代商,武王早逝,周公東征之後,決定對天下諸侯的分封制度重做改革。

分封主要以姬姓王室宗親為主,姬姓諸侯國便佔了天下七成。另外以古代聖王之後裔(如陳國)分封,衛國疆域主要為商朝故土,以王室宗親封之,紂王後代封於宋,且將大國分封於宋國周圍,如姜齊,姬魯。

除了加強諸侯本身與王室淵源之外,周公另外制定一個天下主要規範,為「禮」,裡的主要內容用白話文來說,便是「該做什麼」。身為天子該做什麼,身為公爵該做什麼,該吃什麼,身為侯爵,能有多少軍隊,身為子爵,如何向周王進貢。全部都被制定在這部「禮」中。只要天下諸侯均按禮治國,天子便是絕對強勢,天子領有六軍,諸侯行事皆不能逾禮,西周維持了百年安定,禮的功用不在話下。

但為何要在這裡說到西周初期的政治制度呢?燕國為西周古國,召公奭應為武王叔執輩,成王年幼時與周公共同輔佐成王,周公為東伯侯,召公為西伯侯。周公制禮作樂,召公卻是親自治理萬民,姬氏便是以這兩項立國:「禮治仁政」。召公曾在一顆甘棠樹之下辦公聽訟,這也是甘棠遺愛成語的由來。(有另一說此成語的召公是周宣王時的召公虎)

燕國為召公後代,也是姬氏嫡系血脈,大家都明白,魯國是禮治繼承者,那麼王道仁政正是燕國所信奉的治國方略,自西周以來,燕國安安靜靜的坐鎮東北,甚至在燕國初期,燕國無事到連國君名諱諡號都沒有,跟召公同出一輒。

就因為燕國是正宗姬氏後裔,如此國風更是淵遠流長,西周時與天下列國皆相安無事,官爵制度,國土疆域皆無大變動。即使到了戰國,燕國也總是落後天下一步,甚至在燕王噲時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的大事。燕王噲認為相國子之賢能,竟將王位「禪讓」給子之,燕國立刻大亂,被齊國趁亂攻進,幾乎滅國。放眼天下,有誰會在列國大爭之時做這麼冒險的舉動,如此古風,這種「明君聖王」之治,在戰國只有燕國才做得出來。

在子之禪讓事件之後,燕昭王發憤圖強,變法強國,但基本國風未變,所謂變法,也只是任用強臣改革軍制,整頓官吏,卻沒將國風民俗連加整頓,整個國家仍然信奉王道仁政,處處以禮為治,糾纏田齊,背後搗擾趙國,卻常與真正的敵人秦國結盟。講好聽是叫做敬祖,講明白就是迂腐。不看清時勢,總是搞不清楚重點,死前都抱著大義禮治的匾額。

三:強弱興衰
燕國在燕王噲之前幾乎無事,頂多就是與戎狄作戰,或是與田氏代齊之後的齊國糾纏小地,並不算是真正的戰國,頂多因為身分尊貴,諸侯會盟還是會邀請燕國,但燕國始終不被中原強國看作是強敵。

齊國攻進燕國後,燕昭王復國,首先要籌畫的就是對齊復仇,燕昭王招賢納士,得到名將樂毅,縱橫家蘇秦,秘密籌畫合縱滅齊。齊湣王極其暴虐昏庸,擅自滅宋招致天下大怒,樂毅趁此良機相約合縱大軍滅齊,盡滅齊軍四十萬,攻得齊國只剩兩座城池。伐胡開地千里,燕國終於成為真正的大戰國。

在燕國強極一時的時候,發生了每個短暫強國都有的悲劇,燕昭王身死,其子燕惠王不喜樂毅,齊國田單對燕國施反間計,在燕國換掉樂毅之後,田單以火牛計反攻,收回齊國失地,燕國再次回到它緩慢的步調。

之後燕國仍然不服回到自己的弱燕聲名,屢屢挑釁趙國,趙國也因為長平大戰後聲名大跌而需要勝利激勵趙國,兩國便打了幾次戰爭,燕國越打越弱。而秦國也以救援燕國為名,不斷向趙國進軍。

在滅國前夕,趙國已被秦國所滅,西元前228年秦國滅趙,往燕國挺進,燕國終於明白了自己離滅亡不遠。一方面與趙國後裔代王嘉聯合抗秦,前227年又派荊軻秦舞陽刺秦王,秦國便以此口實大攻燕國,燕國代王慘敗,蓟城被秦國占領。燕王退守遼東且割其子太子丹人頭求和。在王賁滅魏之後,前222年,王賁再滅燕國。

四:敗亡原因
簡單的說,燕國應該很難寫,因為國史極其無聊,大戰只有兩場,人才也沒出過幾個,說得出名字的君王及事件更少。這樣的國家正是標準的故步自封,迂腐滅亡。

燕國與趙國同樣位於天下極北,趙國因與胡人作戰越戰越勇,騎射強兵連秦國也討不到便宜,但燕國卻總是被胡人打著跑,講起來,燕國還握有遼東平原,比起趙國富庶得多。但燕比趙弱,原因就在於心志與國情,燕國從未有強國之志,除了「仁政」也沒有穩定的治國方略。

樂毅破齊之時,占領齊地近五年,難道樂毅是真心不想滅齊嗎?應該是樂毅正在消化齊國土地,但是如何消化?王道?仁政?禮治?消化不到一半便被燕惠王換將。空泛的王道政治,仁君治國,簡單的說就是不知如何治國,有了土地,有了城池,有了人民,也不知如何治理。這樣緩慢迂腐,在競爭極為激烈的戰國時代,可能被任何一個國家所滅。

空談大道,禮治,仁政,更應該說成是以大義為題,行誤國之實。現代的我們,應該更加實事求是,處處計較虛禮,亡國之道。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六國論-楚國-大而分治,亡秦非楚(RICE)


楚國,羋姓熊氏,自西周時立國,祖上為周王室臣子,後被封於楚為子爵,自西元前740時楚武王自號為王,傳至楚王負芻共二十六代君王(稱王前尚有數代國君,許多年份不可考)

一:地理位置
楚國的幅員在進入東周之後便極為遼闊,一直都是傲視天下的大國在楚威王極盛時期,至兩湖全部,重慶,江西,貴州,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廣東部分地方,可以說是坐擁了天下半壁江山。

楚國易守難攻,自春秋以來,真正深入楚國境地的,只有孫武率領的吳國復仇大軍,連秦國對楚發動滅國之戰時,秦國名將王翦報秦王,非六十萬大軍不能滅楚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楚國地廣,國境極深,且根基深厚,在秦二世皇帝時復辟勢力也是出自楚國。

楚國的山川形勝確實是獨步六國,但也有其不足之處,在當時,中原仍然是開發較為完整的土地,楚國國境除了河南安徽此兩地較接近中原,土地生產力較高之外,其餘國境大多部族林立,各族自領封地,有些甚至連稅負兵力都是自行徵調,尊楚王為王只是口頭承認,實際上王族自領的範圍並不大於韓國太多,更不用講當時江西江蘇浙江廣東一帶尚未深澈開發,傳染病對中原人殺傷力極強,土地生產力完全不能和中原相比。

但是楚國之所以滅亡,絕不能將責任推給地廣難治,如此大的疆域對任何一國來說都會是加分,我們看看下一段,便知真正要害在何處

二:國俗民風
楚國雖在春秋時代就自立為王,但其國格卻不比晉國來得高。楚王一向自認獨立於中原之外,官制執掌接異於中原風俗,但每次中原爭霸都是在禮制之上糾纏不清,爭霸時還去問候九鼎輕重,擺明就是在官爵上不服,這樣的現象在楚國境內的風氣展露無遺。

楚人自認火神祝融後裔,但在分治傳統卻遠甚於其餘各國,早期楚國兼併小國許多都是小邦加盟式的,即小國承認楚王名號,但不為真正楚國國土。故在春秋之時楚國僅有數位國君得以稱霸,皆因力量不能凝聚,幸好在當時來說,另一強國晉國世族內鬥的情形不遜於楚國,所以相較之下,楚國王足全力還算是比較安全穩固的多。

在春秋後期發生了一件楚國的慘敗,但長遠來看,說不定是楚國的轉機,吳國深入楚國國都,是前所未有的軍事勝利,但在吳軍撤退之後,楚國是以自身勢力收回故土,反倒較之前的小族林立方便得多,在加上之後幾個楚國世族不管是屈氏,昭氏,項氏都是王族分支,分治舊習依然存在,但較之前情況好上許多。

然而楚國在進入戰國之後,漸漸相較於已經過一次變法的魏國和其三晉之盟弱許多。因為世族封地過於獨立國家力量難以凝聚的問題日益嚴重,也開始醞釀變法,所以就有了楚國兩次極快消失的變法歷史。

第一次變法與楚國分治傳統的衝突,是楚悼王與吳起變法,楚悼王時正逢吳起離開魏國入楚,便任用吳起為令尹(丞相)變法,主要鋼目就是取締世族封地,確認新法權威,興耕戰(吳起的綱目對之後的商鞅變法影響極深),可想而知,楚悼王承受的壓力極大,所以在開始變法的兩年之後,楚王英年早逝,楚國世族便立刻復辟,殺吳起,恢復舊制。

第二次變法是楚懷王時的屈原變法(就是那個屈原),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楚懷王昏庸,不任用屈原,但當時屈原正是楚國內大世族屈氏族領,故他所發起的變法沒替他招來殺身之禍,卻也讓他丟官罷爵,屈原變法,連他自己的家人都反對,原因不只是楚懷王昏庸,而是楚國世族實力不只在朝,更在野。事後證明,屈原對楚國體制,及對秦國的外交策略都是正確的。

楚國境地之內的世族勢力,甚至在秦國統一之後也尚未清除乾淨,秦始皇死後,二世皇帝即位不久,首批復辟勢力就出自楚國。王翦當時在秦王面前說要六十萬才能盡滅楚國,說得便是這"分治"勢力極為錯綜複雜的楚國。但軍事實力雖然滅得其形,卻滅不了其精神,在秦國尚未在楚國境內將秦法制度徹底實施之前,楚國境內世族仍然有很龐大的實力。在楚國後期的大家族項氏便在這秦末的亂世崛起,甚至連楚王子孫楚懷王(非屈原時楚懷王)都被項籍(項羽)操縱,並非只因為項籍是蓋世霸王,而是項羽自己就是楚國大世族。

三:強弱興衰
楚國國祚極長,強弱興衰卻很好明白,照理來說楚國以他如此大的國土,應當強得不像話,但卻總是力有未逮。說強不強,說弱也不弱。從楚國被吳國打慘時,才看出楚國的軟肋就是在國家凝聚力。吳國靠著名將孫武(孫子兵法作者)深入楚國,打得楚國大敗,但名將絕不是全部理由。

楚悼王變法,雖為時不久,但也有些許效果,一直延續到楚威王,楚威王時滅越威風一時,但相較於徹底變法的秦國卻弱了許多,故其子楚懷王醞釀變法,卻被秦國連同楚國世族阻止,所以在此之後楚國處處都立足被動,秦國便對楚國予取予求,直到被滅國。

但說起滅國大戰,楚國倒是轟轟烈烈,秦國第一次發兵滅楚,派的是年輕將領李信率秦軍二十萬,被老將項燕(項羽祖父)打個全軍覆沒,後秦將王翦率軍六十萬再次滅楚,兩軍對峙長達一年,因楚國受不了此等兩軍相耗,開始調動楚國兵力,王翦趁此機會,才徹底攻滅楚國。

四:敗亡原因
從上述滅國大戰可以知道,楚國潛在實力絕對不比秦國差,但為何只有在滅國之前才能發揮?又為何在第二次秦軍攻楚,就後繼乏力?

原因都相同,楚國天生條件不比秦國差,更不用講疆域本身跟全盛秦國更是不相上下,兩國最大差異在於變法,秦國經過一次大變法而沒有復辟,楚國只有一次兩年的短變法和一次夭折的變法。

難道其他國家變法都沒有世族阻撓嗎?有的,只是楚國王族特別無法處理自己的世族,深刻的國族傳統除非在非常強大的外力之下才能改變,如秦國對楚國發動滅國大戰時,楚國才得以暫時團結,只要時間稍為拉長,凝聚力便馬上消散。歷代楚王沒有任何一代有能力或是有實力根除世族勢力,這便是楚國始終都是微強,而不能極強的原因。戰國四公子中的楚國春申君曾經向楚王要求封地從戰事多發的淮北遷至江東,楚國的封地實質權力確實超越各國。

國家凝聚力可以靠制度本身加強,這在成功的變法上是看得出來的。國家凝聚力是楚國最大的問題,楚人在楚懷王被秦國困死時便痛恨秦國,所以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但事實上楚國從來都無法亡秦,之後進入關中攻進咸陽的人也是劉邦,並不是真正的楚國勢力。一個強國,必定有國家凝聚力,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六國論-魏國-大才霸魏,失才國滅(RICE)


魏國,始於魏桓子於西元前四八二年,亡於魏王假於西元前二二五年,共九任國君,為三晉之中最後滅亡的一國,但並不是因為國力最強,反倒是因為最不重要可滅可不滅,所以活得最久,我們還是一樣的討論方式來看看魏國的滅亡吧

一:地理位置
魏國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相當於晉國中間的國土,魏國擁有相當多的城池,原因就正是因為魏國正居於中原精華地帶,許多春秋時期被晉國所滅的中原小國都在魏國境內,這種情形在其他國中都是沒有的,由此可知,魏國國土就是居於中原精華地帶。

從戰國初期開始,魏文侯勵精圖治,雄踞天下的魏國盡情的發揮了他優越的地理位置,就算在最後魏國瀕臨滅亡關頭,魏國都城大梁依然是天下首屈一指的金城湯池,秦將王賁只能用水攻才攻得下大梁。

但魏國真正優越的地位不是山川形勝,而是人文薈萃。不知道是地靈還是人傑,戰國之中大凡最優越的人才一半是來自於魏國,而且多半是政才,許多都是一出山便對天下格局產生巨大影響。還記得魏惠王和齊威王兩人在討論何謂國寶,魏惠王說國寶就是珍珠,齊威王則說國寶是人才,要是看看魏文侯,他的國寶是人才,之後就真的成為珍珠了。

二:國俗民風
魏國國風就是敬賢,然而敬賢在魏國竟有兩種形式

魏文侯時,是實質的敬賢。文侯重用李悝變法,翟璜為上卿,吳起守河西,樂羊滅中山,西門豹,子夏縣治,開戰國舉賢用賢的先例。也因為文侯的首次變法,廢除隸籍,取締封地,讓魏國率先強大,吳起訓練獨步天下的魏武卒威震四方,開創了魏國在戰國初期極為強大的聲勢。

在文侯之後,其子武侯維持了敬賢的表象,但強臣卻一個一個離開,像公叔痤逼走吳起,就是個好例子。從此之後也開啟了魏國公族領政的隱傳統。
之後的惠王更是將表面的敬賢發揮得淋漓盡致,敬賢只敬表面,不看其才卻看其出身,如龐涓是名師高徒便加以重用,商鞅當時名不見經傳便棄之罔聞。孟夫子數度訪魏,惠王都極力款待,卻從不訴諸國事,此為敬賢而不用賢,人君大患

從此之後魏國霸權跟著衰落,連續幾代君王加上公族領政,魏氏宗親壟斷所有政治權力,司馬太史公曾評論魏國滅王原因乃是因為魏王不重用信陵君魏無忌。但事實上,魏國在文侯之後幾乎沒有重用過任何一個大才,要說魏國稱霸,是因為重用人才,魏國滅亡,更是因為忽視人才!
如此敬賢竟成為傳統,每當有大賢士進入魏國,必定大受款待。但在本國出身的白身士子通通一概忽視,直到他們在他國建公立業之後才再邀請他們為魏國丞相,周而復始如此。魏惠王於丞相公叔痤死前問政,公叔痤極力推舉衛鞅(商鞅)為相,魏王不聽,公叔痤便勸魏王殺衛鞅。魏王在魏國被秦國大敗後曾後悔自己應該殺了衛鞅,他後悔的竟然不是失去人才,而是沒殺死人才竟讓他流向他國,此等敬賢之道,真是獨步天下!

三:強弱興衰
魏國極強之時為文侯至惠王,文侯變法,又居於中原最富庶之地,在天下稱霸,魏武卒所向披靡,加上名將樂羊吳起,特別是吳起竟為古今罕見的不敗將軍。魏國的輝煌繼續延伸到了武侯及武侯子惠王。

惠王魏罌雖在即位之前遭趙韓兩國夾擊險遭滅亡,但在順利即位之後,魏國便重振霸權,任用鬼谷子高徒龐涓東征西討,稱王會盟諸侯,又將國都從小小的安邑遷到極為繁華又堅固的大梁。但之後龐涓死於馬陵道,魏國公子昂又敗於商鞅,河西之地盡失,魏國霸主地位在此衰落。

在此之後五代君王一切行動均為他國附庸,不論是秦國的直接侵略,或是之後強大的趙國的制約牽制。魏國不像趙國及韓國有一場大戰之後急速衰落。魏國是慢慢變弱,就像是個得了慢性病的人,身體漸漸越來越差,最後滅亡之前甚至不動聲色。王賁滅魏之前只在意大梁的高大城牆,整個魏國已經毫無反抗之力。這種方式,堪稱弱國滅亡典型。

四:敗亡原因
魏國篇與趙國相比好像不精采,滅亡的不壯烈,也沒有經過太多掙扎。但是魏國是曾經極強的國家,正是因為重用人才,開始衰落,也是因為開始忽視人才。有一句話叫做江山代有人才出,魏國總是天下士子集散地,卻總是讓人才從眼皮底下溜走,再也沒有比這個更愚蠢的錯誤了。

引以為戒,是我們現在該做的,留住人才,比培養人才更重要。六國之中,就屬魏國滅亡是最該歸咎於自己,人才是真正的寶物,忘記這一點,就是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