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始於趙烈侯於西元前408年,亡於代王嘉於西元前222年,共十一代國君,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依照韓國篇的格式,我們一樣分成四個部分來討論
一:地理位置
趙國位於三晉之頂,是當初晉國抵抗北部林胡騎兵及中山國的屏障,在趙國建國初期,除了三晉同進退的戰爭活動,趙國都忙著在跟北方胡人作戰,加上趙國本身沒有像其餘六國一樣有大面積可供耕作的農地,多以半農半牧居多。
沒有了大規模農用耕地,使得趙人與其他戰國在作戰與軍食上有很大不同,無灶無炊,馬上進食,這些都是在趙武靈王變法後趙軍的進食方式,充滿胡風。這跟他們的地理環境也有絕大關係。
這個部份應該介紹到這種程度即可,趙國異於其他國家的地理環境成就了極為不同的民俗風情,我們就在下一段開始討論吧
二:國俗民風
秦趙同源,同為伯益(助大禹治水的益)的贏姓子孫,武王伐紂時,誅滅了贏姓伯益後代蜚廉及其長子惡來(秦人祖先),而惡來弟弟季勝也為周王室所棄。其後因季勝後代造父善御,為周穆王封於趙城,始改姓趙,趙氏一族得以重新進入中原。
趙人先祖造父在西周時期於周王室有功,搶先進入中原定居,其後因周幽王不賢,叔帶進入晉國在晉國繼續建功立業,傳至趙衰跟從公子重耳(晉文公)正式成為晉國最有實力的公卿之一,接連執掌晉國軍權,傳到趙襄子面臨被當時的晉國正卿(執政)智伯瑤連同韓康子及魏桓子圍攻晉陽(趙氏本族),趙襄子在堅守一年後,暗派使臣張孟談密會韓康子及魏桓子說以「唇亡齒寒」的道理,而後韓魏倒戈與趙圍攻智伯,共滅智氏並瓜分晉國,從這時候起,趙氏正式成為一方諸侯。
秦趙兩族有著許多共通點,流著同為牧馬部族的血液,善於與戎狄拼殺,越戰越勇,名將輩出。其族性也及其相似,「勇而氣躁,烈則尚亂」簡而言之,就是"尚亂",韓人先祖韓厥做了"亂"的最佳定義韓厥曰:「靈公遇賊,趙盾在外,吾先君以為無罪,故不誅。今諸君將誅其後,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誅。妄誅謂之亂。臣有大事而君不聞,是無君也。」(出於史記,趙世家)。妄誅謂之亂,而在趙國此等亂政的情景層出不窮
在趙人進入晉國後,從趙盾到趙襄子六代中,共發生四次內亂妄殺
一:趙盾時期,因為晉宗室嫡位事件幾近內亂,差點被屠岸賈滅族,可參照趙氏孤兒事件(使趙氏幾近滅族)
二:趙簡子廢嫡,讓庶出的趙襄子繼承家位,為趙國之後的廢嫡立庶開了先例
(使趙氏強大,但卻埋下了禍根)
三:趙簡子妄殺邯鄲大夫午,自己孤立逃亡,開了趙氏一族的妄殺前例
四:趙襄子設假宴誘騙其姊夫(代地部族首領),以銅器殺之
趙氏立國之後,此種現象不但沒有減少,反倒爆增,十二代國君中竟有十一次之多
一:趙襄子死後,其子趙獻子方立,趙襄子之弟趙桓子兵變,驅逐趙獻子自立為 趙主
二:趙桓子死後,趙氏大臣再次兵變,殺死趙桓子兒子,復立趙獻子
三:趙烈侯死後,其弟趙武公為君,武公死後,趙氏將軍政變,廢黜武公之子,
改立烈侯子趙章為趙敬侯
四:武公之子趙朝兵變失敗,逃往魏國
五:趙成侯時,公子趙勝兵變爭位失敗
六:趙成侯死,公子趙绁與太子爭位失敗,逃往韓國
(上述六點,使得趙國在戰國初期無法嶄露頭角)
七:趙武靈王廢太子趙章並傳位於王子趙何,退位為自稱主父,又不忍趙章被廢黜,又封趙章為安陽君,其後趙章兵變,被權臣趙成所殺
八:趙成再度兵變,圍困趙武靈王三個月,使其活活餓死
九:趙國發生本國將帥互相攻殺,趙悼襄王命樂乘代廉頗為將攻燕,廉頗不服,公然率軍攻擊樂乘,樂乘敗走後廉頗出逃,趙國朝野竟然視為尋常,幾年後趙國復召廉頗就是證明
十:趙悼襄王再次廢嫡立庶,廢太子趙嘉,立趙遷為太子
十一:趙遷時,奸臣郭開當道,趙國內亂迭起,郭開誅殺李牧
(間接使得趙國亡國)
在趙國相異於其他六國的特殊地理環境之下,使得趙人有兩項特殊於其他國家的民俗風情
一:仰機利而食,崇尚智巧及強悍生存之道
二:豪俠尚亂,慷慨悲歌
如此一來,趙國尚亂的民俗風情更是大大增強,私鬥仇殺成風,遊俠盛行,私刑殺人是稀鬆平常,然而,雖然不是每次趙國的政變都會給趙國帶來巨大傷害,但是趙人視政局動盪為家常便飯,就無法凝聚國力,使得趙國一直在極強與極弱之間擺盪,在趙武靈王這樣的英主帶領時,還得以強大,但是一旦沒有了明君強臣,趙國國力又再次因內鬥而消散,從此來看,趙人的民風同是他們強大和滅亡的原因。
三:強弱興衰
由上來看,趙國大致上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趙烈侯至趙肅侯共五任國君八十三年
此期間趙國困於內耗,外則魏國稱霸。在龐涓率魏軍猛攻邯鄲時還險些亡國,雖然趙國一向強悍,魏武侯死後本還同韓國一同打進魏國,但因與韓侯一言不合,又各自帶兵回家。當時的趙國,可能是除了秦國及韓國之外,最弱的諸侯。
二:趙武靈王至長平之戰前(趙孝成王)共六十四年
趙武靈王一上位先化解了五國圍趙的危機,再者改革軍制,編製一支戰國唯一以騎兵為主力的新軍,此舉融合了趙人牧馬部族的血性,並改革軍食,不起灶,以胡食代替,可邊打邊吃。此為趙武靈王變法,使趙軍威力大大增強,其中以馬服君趙奢為特別例子,趙奢在閼與之戰大敗秦軍使列國震撼,一直在長平之戰前,唯一能和秦國單獨對抗的,便是趙國。
三:長平之戰後,滅國之前共四十年
趙國此時雖遭長平慘敗,趙軍主力半存,名將李牧仍為秦國所懼,但強悍已不及當年,趙國繼廉頗之後再中離間計,錯殺李牧,最終亡國。
趙國之強在於強兵,兵強則國強,兵亡則國滅。但這不是真正根本之強,兵只是國之一環。
長平之戰
在這裡特別加上一段專門討論長平之戰,戰爭經過我就不多說了,上維基百科也可以查到,我想多講的是我對於長平之戰的勝敗因素,論軍力,秦趙兩國是相當,所以導致趙國兵敗的,就是國力。
國力可以分成許多方向來討論,若單純只看看得見的部分,包括了糧草補給,軍裝等等,看不見的,有將材素質,及廟堂的謀劃能力。
先講到長平之戰前兩國的動作,秦國在趙國變法後已感龐大壓力,為防趙國再次變法,秦國廟堂早就醞釀要來一場大戰一舉打弱趙國,有幾個動作是可以看出來的,進攻韓國上黨,並且長平大戰不先以白起為統帥,都可看得出來
反觀趙國,從戰爭開始便立足於被動,接收上黨後,廉頗雖成功防守,但防住面前卻難防後背,秦昭王一面向趙國使者示好,以恐嚇六國使其不敢來攻,一面用最老套的反間計離間趙王,使趙王在陣前換將。
秦國背後實質統帥始終就是白起,本來以他的聲望地位秦軍任何動靜都離不開他,更何況對趙大戰,然而趙國內除廉頗,沒人這麼想,所以廉頗堅守不出,反被認為窩囊趙軍戰力,趙王便中了離間。而所換的大將,正是馬服君之子趙括。趙括並不是像彷間所說的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年輕人,由他能統率超過四十萬的趙軍,極有部屬的進攻,甚至最後做困獸之鬥仍能大傷秦軍便知
在趙國換將之後,白起就正式進入軍中,開始了"秦國"的長平之戰。整個經過,簡而言之就是秦軍不斷詐敗並引誘趙軍進入山地再切斷趙軍退路,將趙軍完全包為,形成前所未有的"等而圍之"的形式,趙括面對此戰局,仍做頑強抵抗,雖重傷秦軍,但趙括在第四十六天突圍時陣亡,趙軍不堪飢餓,只得投降。之後秦軍坑殺了趙軍四十餘萬,趙軍幾近全滅。
整個故事可歌可泣,但若反觀趙軍陣前不換將,秦國是否可勝?我事後諸葛地認為,趙軍仍敗。想法只有一個,便是這種大戰是秦國對趙國,並不只是秦軍對趙軍,論國力,秦國強上趙國許多,姑且不論秦國能源源不絕補給秦軍不足,秦國更在戰場之外使用了能戰勝的計策及外交手段,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秦國這次都做到了。趙國卻處處立足於被動,論兵,兩國旗鼓相當,論整體國力,趙國仍然會敗,廟堂謀敗,焉得戰場兵勝。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欲一舉滅趙,但遭秦國丞相范睢阻止,秦昭王便停止攻趙,隔年,秦昭王再度想發兵滅趙,白起認為不妥,秦王堅持出兵,卻遭到魏國信陵君及楚國春申君率領的楚魏聯軍打得大敗而歸,趙國也算暫時保住,而秦國在經過一次慘勝與一次大敗,也暫時無法侵略他國。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欲一舉滅趙,但遭秦國丞相范睢阻止,秦昭王便停止攻趙,隔年,秦昭王再度想發兵滅趙,白起認為不妥,秦王堅持出兵,卻遭到魏國信陵君及楚國春申君率領的楚魏聯軍打得大敗而歸,趙國也算暫時保住,而秦國在經過一次慘勝與一次大敗,也暫時無法侵略他國。
四:敗亡原因
趙國騎射強兵,騎兵冠絕天下,民風強悍,亡,便是亡在多年民風未改,終日內耗私鬥,無法凝聚國力,更無法騰出手腳來做第二次變法,即使強兵,國不富,民不穩,國將必亡。
秦趙兩國民風極為相似,但秦國與趙國最大不同便在於變法,趙國變法只變軍制,但秦國變法連同軍制,土地,官爵制度,甚至民風也一併更改。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後,再也沒有每年國內的人民私鬥,也去除了繼承君位的不穩定性(除了秦武王暴亡時的短暫內亂),秦昭王去世之後兩代昏君都能讓秦國不弱。甚至在長平慘勝,及信陵君以合縱大軍大敗秦國之後都得以快速恢復,靠的就是變法以來強大的國家生命力。
反觀趙國變法,使兵得強,卻沒有將民風及經濟好好整肅,使得國家於明君強將時強大,常君名將時衰弱,在昏君名將滅亡。
兵強,不代表國強,強國之道一直都不只在軍事上,還有人民的凝聚力,國家的富有程度,動員國力的號召力等等,強國之路,只能走到底。